十一月初四,京城里涌进不少逃难来的流民,听说是豫州一带地龙翻身,死伤无数。临近春节,圣上十分关注此事,因此一些达官贵人纷纷慷慨解囊,城内设了多处施粥点,安抚流民。

宋府也在其中,由孙管家主管此事。姐姐不便出府,就打发我去帮忙,说都是苦命人,尽一份微薄之力,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我与李思便是这时相识的。

逃难来的流民多是拖家带口,只有他自己是一个人。寒冬腊月,裹着一件不合身的破旧棉袄,脚下却是一双漏了脚趾的单鞋。

每到他来领粥,总会把碗洗干净,郑重地行个谢礼再归还,但从未听到他开口与人说话,后来从其他流民口中得知,他是个哑巴。

我向后厨的刘大娘换了一身棉衣和一双棉鞋,刘大娘的儿子和李思身形相仿,不过比他壮实。

这日李思过来还碗,我叫住他把装好的包裹递给他:“你穿的太单薄,这样下去会生病,我向别人换来了一身旧衣服,你穿着应该会有些大。”

李思虽然瘦,但却高出我一个半头,我只能仰头望着他。

好在他并没有拒绝我的帮忙,接过包裹后,比划着想要同我说些什么。我看着他着急窘迫的神色,有些不忍,突然间想到他与旁人格格不入的行为举止,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你会写字吗?”

他笑着点了点头,我也跟着笑了:“那你在我手上写吧。”他略带歉意地抱了抱拳,只手在我手心写道:“你的名字。”然后抬头认真的看着我。

李思相貌平平,不过一双丹凤眼十分好看,眼尾上挑,黑白分明的眼眸深邃而沉静。

我示意他伸手,在他掌心写下“春草”,然后又抬头问他:“你叫什么呢,互道过姓名我们便算认识了。”

他仔仔细细在我掌心写了两遍“李思”,见我不再继续说话,又行了一礼退开。我看着他走回难民棚里,也转身回去继续帮忙。

三天后,李思告诉我,他接了一份抄书的活计。官府急于处置流民,见李思会读书认字便放他进城。

我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换上了一身新的棉袄,脸色也好了许多。李思看我沉默不语,从怀里拿出一个包裹递给我。

“给我的吗?”

他笑着点了点头。

里面是两本书,是我之前跟他提过的喜欢的话本。用线装订好,是李思的笔迹。

他在他的掌心写道:“多谢你近日的照料。”

我笑了笑,说:“谢谢你的礼物,很用心,我很喜欢。”

没有追问他抄书买纸的钱从哪里来,也没有探究他是如何解决的住宿问题,每个人都有秘密。

施粥到十一月底就结束了,府里开始筹办春节的一应事项,各处的人都忙的不可开交。

姐姐最近总是嗜睡,请了郎中来看,诊出是喜脉,姐姐当即高兴地落了泪。大少爷给每个伺候的人都发了赏银,又怕我年纪小,照顾不了孕妇,便遣了他身边的两个嬷嬷贴身照料姐姐,我反而比以往更清闲了一些。

腊月三十,除夕夜。

今晚阖府上下都会参加除夕宴,姐姐担心我在宴会上不自在,就提前支了银子给我,让我自去和府里的人玩乐解闷。

看着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一片,不由得我想起了李思,可我却是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只知道他在信林书铺抄书。

不知不觉便出了府,自姐姐怀孕后,我便鲜少出门,上次见到李思,是在信林书铺,这我才知道他就在我经常买话本的地方。

看着满街的灯笼,不禁被自己的举动逗笑了,除夕夜家家团圆,李思又怎么会和我一样做这样的傻事。

书铺离宋府并不远,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便到了。在门口呆站了片刻,我就打算回府了,怕姐姐找不见我担忧。

刚一转身就看到有人提着灯笼走来,是他。

“李思!李思!”

我一边挥手一边喊道。

他有些惊讶的愣了愣神,然后向我快步走来。

许是新年到了,今日的李思与往常不同,穿着靛蓝色长衫,头发束起来一丝不苟,通身的气派与当日的难民李思判若两人。

“你是特意来找我的吗?”

我有些期待的看向他,盼望着他和我是一样的。

李思睫毛微颤,灯笼照的面色有些发红,轻轻点了点头。

寂静的街道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对望着傻笑着。

他示意我伸出手,在我手心写道:“新年快乐。”

莫名的我也不想打破这份美好的安静,拉过他的手同样写了一句“新年快乐”。

李思被我孩子般的举动逗笑了,抬手拍了拍我的头。

冬日严寒,夜晚更甚,李思便提出送我回府。缓缓走在空旷的街道上,谁也没有再开口。他提灯走在我左侧,我也时不时回头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