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辞归头疼,孟辞归还不能说。

石清年看着走过来的顾元熠亦是沉默。

顾元熠不觉得尴尬,脸上带笑眼里有光:“我想买些阁下的货物给家里人带回去,不知可否?”

孟辞归:“……”

石清年:“……”

“公子见谅,这些货物都是要交付给主家的,每一项货物都记录在册,不好卖与公子。”

顾元熠:“哦?不知是哪位主家?”

石清年:“浔州太康县赵家,公子应当听说过。”

赵家专做丝绸生意,在浔州虽然不算拔尖,但也小有名气。

顾元熠的确知道。

“是我唐突了。”说着朝石清年拱手,转身要走,忽然想到了什么又转身道:“不知阁下等的人到了吗?如果到了不如结伴同行,正巧我也要去浔州。”

孟辞归:“……”我信你个鬼。

石清年:“不方便。”

“行。”

顾元熠利索的转身就走。

孟辞归摸不透顾元熠到底想干什么,但今日的交易怕是要终止了。

孟辞归道:“你们先走,五日后龙王郡西城外金兴林见。”

石清年皱眉,似乎没料到孟辞归会这样说。

孟辞归道:“刚才那人已经怀疑了,阁下小心着些。”

孟辞归并没有透露顾元熠的身份,虽说透露了也没什么,还能让石清年更加重视,但不是很有必要,毕竟石清年比她更加小心翼翼。

“多谢告知,那就五日后见。”

孟辞归装模作样的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盒子递给石清年,装作自己只是来送东西的,低声道:“千宝琉璃阁买的,我身上只有这个东西,阁下若是心中不安,五日后见了面还我银子即可,不贵,只需三十两。”

当然还有其他,但只有这一件她不是十分喜欢。

石清年皱眉,三十两怎么不贵?他一个月俸禄才二十八两!

不等他开口,孟辞归已经转身走了。

他需要一个来这里且不被怀疑还能够离开的理由,送东西最好不过了。

顾元熠的确没有怀疑,他只是多看了石清年手里的盒子一眼。

孙不理按说这次是不跟着走的,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今天交易,他需要在现场,如今碰上了顾元熠忽然离去容易引起怀疑,便四平八稳的准备跟着石清年走。

反正他没事做,再去一趟北地也无妨,何况石清年不会就这样离开的,他们应当想了对策。

一行人启程上路,顾元熠和纪良辰骑着马溜达着跟在后面。

石清年不同意同行,但这官道又不是只能他一个人走。

纪良辰问:“看车轴印的确拉了不轻的货物。”

商队里一共十三辆,十二辆拉着货物,还有一辆不怎么起眼的马车,石清年和孙不理就坐在里面。

车队行的慢,骑马反而不合适。

顾元熠看了眼长长的车队,道:“这些人看起来不像是普通的商队。”

纪良辰对此知道的多一些:“从忻州到浔州路途遥远,途中难免遭遇不法之徒,商队的人大多出身武行。”

顾元熠了然,但还是觉得不太对:“你不觉得刚才的主事身形挺拔站姿行步很像从军之人吗?”

纪良辰回忆了一下,道:“那便寻个机会查查这批货物,只从军卸甲之人常有,公子不必过多介怀。”

顾元熠点了点头。

他只是稍微有些怀疑罢了。

孟辞归赶在酉时回到了孟府,在门口和刚下马车的孟如菱恰巧碰上了。

“菱小姐。”孟辞归顶着小婵的脸道。

孟如菱问她:“阿辞姐姐休息好了吗?”

孟辞归跟着她往前走,道:“应是好了的,我出去给小姐买了喜欢的果脯,菱小姐正好尝尝。”

孟如菱疯狂点头。

她从仙台山赶下来着急忙慌的,这会好饿啊。

终于到了燕回院,孟辞归将手上的东西交给春晓,道:“带凌姑娘先去茶室吧,我去看看小姐。”

“是。”

孟辞归走到卧房,伸手推开房门,左手腕上只余一枚红色花瓣的图案被手指轻轻一抹便消失无踪。

房门正好关上,恢复了本来面貌的孟辞归越过屏风,就看见坐在软榻上睡着的小婵,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应当是看书看困了。

孟辞归没有打扰她,拿了件薄斗篷给她披上,将书从她手上取下来放在桌上。

这是她从万卷楼里带出来还没来得及看的。

孟如菱没等多久孟辞归便进来了。

“阿辞姐姐,小婵在哪里买的这个果脯啊,又软又鲜还不酸牙。”

孟辞归笑着坐下,道:“回头让小婵带着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