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孙不理回来了。

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一位,被他安置在思归客栈里。

一回来就赶上了还未淡去的万鹏程怒刺孟辞归这波操作的八卦,将人安置好之后立刻就去了孟府。

幸灾乐祸的表情不要太明显。

“哟,好了啊。”孙不理迈着步吊儿郎当的走进了燕回院,脸上的笑容遮都遮不住。

孟辞归:“……”

“孙大哥!”扶着孟辞归的小婵见是他惊喜的叫了一声。

人回来了她是不是就可以学武功了?

孙不理走近,朝小婵挥手:“小婵姑娘好。”

小婵将孟辞归安置在软椅上,调整好舒服的位置后才退下去准备茶点。

孙不理既然回来了,必然是有事要和孟辞归谈的,她就不碍事了。

孙不理上下看了看,问:“伤哪儿了?”

孟辞归抬眸看着他不说话。

孙不理继续道:“但凡你带着青川就不能这样。”

他不信有青川在孟辞归能被一个读书人伤到。

孟辞归忽然皱眉,嫌弃的往后靠了靠:“要不你回去洗个澡再来吧。”

孙不理:“……”

孙不理偏不:“北地派了人来商谈,不过我觉得这事可能会出意外。”

“怎么?”

孙不理:“在北地时谈的倒是不错,但在回来的路上,也就是前几天,石清年收到了北地的飞鹰传书。”

北地地势宽广猛禽繁多,军队里有专门培养的训鹰师,乃是北地漓川军专用的传讯工具。

飞鹰难训,自北地而来途中坎坷,若非有什么重要的命令传达,当是不会轻易使用的。

孟辞归陷入了沉思。

她并不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与北地的利益有冲突,相反她能提供的恰恰是北地最需要的。

北地需要军需,更需要更加厉害的武器,她有,而北地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

手握数十万漓川军的端亲王,难道还怕她一个商人?

孙不理道:“我已经退役,能攀着关系将轻弩递上去已经不错了,打听不出来其他。”

孟辞归也没有怪他的意思,而是道:“无妨,既然他来了,就说明这事有的谈。”

孙不理也是这个意思,他将这事说出来只是希望孟辞归 有个心理准备。

万一谈不拢什么的。

“说起来,听说你用弩箭射伤了万鹏程才没丧命当场?这东西你到底有多少?”

孟辞归:“我说过了,要多少有多少。”反正她已经让人造出来了。

孙不理微微挑眉,提起唇角:“这轻弩一箭便能让他失去行动能力,你为何要射两箭?”

“当然是太害怕他没有失去行动能力了。”孟辞归说的轻描淡写,但一点都不走心。

孙不理的重点不在这里:“知州没追究?”

这东西可比如今军队里用的厉害多了,知州竟然就这样轻易的放过了。

“给万鹏程看伤的是孟府医馆的大夫,而且端看箭矢是瞧不出来这东西的威力的。”也幸好她伤了,否则轻弩若是带去了堂上就麻烦了。

不过若是她没伤到,也不会情急之下拿出轻弩来。

亦非是她不愿意给大尧军队配备更加厉害的武器,但不是现在。

在她没有能力守得住这些的时候,藏起来才是最好的选择。

小婵将茶点端上来,给两人倒了茶。

孙不理一连喝了好几杯,又道:“漓川军一共三位太尉,石清年就是其中之一,他善谋略兵法,对兵器也很有研究。”

孟辞归点头表示知道了:“想来武功也是不错的。”

“那是自然,能做到太尉之职,武力值自然不差。”

“太尉有掌兵之权,端亲王平日不在军中时便是三位太尉共同处理军中事务。”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孙不理将石清年大概的一切情况都和孟辞归说了。

这些在北地只要稍微一打听就能清清楚楚,并不是什么机密。

孟辞归心里有数,便道:“就约在明日,巳时山雀茶楼见。”

“好。”

孟辞归见他面露疲惫,道:“歇息去吧,小婵都安排好了。”

孙不理起身,朝小婵笑的爽朗:“还是小婵姑娘知道心疼人。”

说着不等人反应打着哈欠转身就朝外走。

小婵知道他的性子也没生气,只是道:“这一路倒是辛苦。”

孟辞归嗯了一声:“从忻州到漓州急行不换马要一个月,中间能休息的时间不多,确实辛苦。”

孙不理这般辛苦并非全是为了钱财,他在北地当兵多年,对北地有着不一样的情谊,亦深知有了更好的武器能够少多少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