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日记就写了起来。放个烟幕弹。

【各位,大家早上好啊!】

【昨晚写完日记,我总是感觉冷飕飕的。到了早上。听到有人说女魔头的事情,才想起来做了一件大错事啊,惹了两个女魔头啊,把他们的黑料爆了出来。现在逃命要紧,本来想在七侠镇多待几天的。被他们捉到就不好了。】

众女看到日记副本更新了,都拿出来一看。

特别是邀约和石观音,她们一直关注的,看到有动静拿的最快的就是她们。

看到说他们两个是魔头要逃命,一巴掌拍到桌子上:

“嗯,现在才想跑,你能跑得了吗?”

“昨晚你干嘛要说出来呢!活着不好吗?”

他们看到日记了没在更新,就开出了客栈,在附近找了起来,看有没有找到他。

其他人看到说:“活该,让你乱爆料。”

他们也怕哪一天把他们的黑料爆了出来。

但是他们喜欢看别人的黑料。不喜欢看自己的,有的人觉得自己没什么黑料,所以什么也不怕。

覃木收起日记本,想睡一会,睡不着了就起来洗漱去早餐了。

在一楼,吃了一碗白粥凉油条。

就准备出门去了,遇到白殿堂,在门口问:“李公子准备去哪里去啊!”他也是随便问问。

覃木回答:“得闲有空,想去茶楼酒肆听听说书的。”

“哦!”

覃木就走出门了,在没人的地方,打扮成一个中年读书人,手里拿着扇子,走上一家茶楼。

这镇上也有茶楼,一般来说三天一说书。天天说哪有那么多故事啊。平时就有人在这里喝茶聊天,吟诗作对,讲讲其他王朝的锦绣文章。

覃木刚来就打听清楚了,今天就是说书日子。想说一个剑仙的故事,然后留点悬念离开的。

但是江湖事不能说的了,不然可能很容易怀疑的,他们又不是笨蛋。

这里的说书先生,在这里说书有一年多了。他故事的也很很少,说来说去也是这几个故事,都说了三遍了。别人都听腻了,所以这里的生意不怎么好。

以前是高堂满座的,现在只有一半人。在这里喝茶听书。

他也知道,他说说他们已经听过了。想说完这个故事就要换一个地方说了出来。去没有听过他的故事地方在说书。

掌柜也没办法,这偏僻的地方重新找一个,说书先生也难,有好书的人都是城镇县城州府说了,那里的人气比较多,人也别多,赚的钱也比较多。

跑堂的一看覃木的打扮,拿着扇子,就知道他是读书人的,就上来的话:“这位先生,你是不是听书的?”

“是的,我今天路过这里,所以看到这里有人说书,就想来这里听听书。”

做个座位坐了下来,跑堂的立刻上菜瓜果点心。

听了一阵说,说的不错,但是故事一般般,没什么吸引人的剧情,还在局限性,脑洞不够大。

覃木就说:

“就是前阵子我在大清国游玩。在茶楼酒肆听到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大清乾隆皇帝。还有汉官中堂、文华殿大学士刘墉刘罗锅,与清国乾隆皇帝的宠臣、满官中堂和珅作斗争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一下,想听的话我这个跟你们讲”

然后跟掌柜的商量了一番,我现在说让他们找几个生来抄我说的故事,然后你们以后还有故事说呢。

然后覃木就走上了说书台,台上有把折扇,有块醒木。

覃木拿起醒木一拍,“啪”的一声,简不简单,随不随意?

然后像说书的人模样,开始说书了

先说定场诗:“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首。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撒种后人收,无非是龙争虎斗。”

说完定场诗。又是醒木一拍“啪”的一声。

别人是不是这样的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是这样说的。

定场诗说的对不对,应不应景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我听别人说书就是这样讲定场诗。

“今天由我来说一段书。刚才说了,我在大清国游玩听到的,所以我就讲给你们听。我没有说过书。说的不好,你们莫怪啊,但是这个故事挺好的。那时候我听的时候笑的肚子都疼了。”

“那就是东北清国,如今的皇帝乾隆皇帝。”

“还有他的宠臣,天下第一贪官和珅。”

“另一个就是刘墉,他的家族原本是明国人。燕地被满清占领后。他为了保全家族和燕地的百姓,不得已,刘家只能入朝做做官,照顾燕地百姓了。没大官在朝为官燕地百姓就会被满人欺负了。”

这里的人对大清国都是有仇恨的。

永乐大帝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西规大河,列郡祁连打下来的地盘还没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