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没等皇上那边得到结果。

他才刚下早朝,就被太后身边的竹息请了过去。

“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太后关切的让皇上起来,示意他坐下。

“皇额娘今日的气色不错,太医院还算是有用。”

皇上一只手撑在大腿上,一手扶在榻上的桌子边。

“哀家这都是老毛病了,成天喝着苦药汤子,倒也管点用。

最近皇帝前朝的事务繁杂,后宫服侍的人可还乖觉。”

太后状似不经意的将话题逐步引出来。

“劳烦皇额娘费心了,瑜贵妃行事妥帖,为人也真诚善良,很得朕心。

延禧宫还是太挤了,所以儿子着人将永寿宫收拾出来,也好让她换个地方。”

皇上手底下的人还没传回来消息,但他觉得不用等手底下人的调查结果了。

今日太后有请,让皇上心中本来五分猜疑,也变成了八分。

这件事与皇后有关,不然太后怎会突然插手。

果然,太后顺着皇上的话接着说下去。

“瑜贵妃将六阿哥养的很好,为人又赤诚,皇帝多偏爱几分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这宫里的女人多,是非也就多。

前不久刚晋封为贵妃,如今又要换宫殿,难免会让后宫人心浮动,多生事端。”

太后苦口婆心的劝谏着皇上,打着为皇上后宫安定的旗号,实际上,是否了佩筠搬宫的事。

皇上也是见招拆招,不为所动。

“皇额娘说的不无道理,但一来,永寿宫已经在修整。

二来,朕也已经告知瑜贵妃,金口玉言不可收回啊。”

“哀家听说永寿宫的配置很是铺张,毕竟是后宫妃嫔。吃穿用度不说节俭,也不应该如此。

说是比当初的翊坤宫都要奢靡,还是会让人诟病。”

皇上有些不高兴,自己既然说了瑜贵妃换宫殿是金口玉言。

那就说明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怎可以有所变动。

为何会奢靡,别人不知道,难道太后还不清楚,不过就是想要拿佩筠作筏子罢了。

“永寿宫是儿子让人修整的,儿子确实是让他们用好的,但也没有过分。

至于为何会奢靡,朕觉得皇后会比朕更清楚,儿子前朝还有事要处理,就先回去了。”

太后与竹息都看出来皇上的不高兴。

可太后还是叹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维护皇后的地位没有错。

这也有利于后宫的稳定,只是没想到,皇上会动这么大的肝火。

竹息看得明白,太后一心惦记家族与皇后宝座,可却不愿意将心思花在皇帝的身。

殊不知,不管太后如何提拔家族的人,说是覆灭不也就在皇上的一念之间。

她也曾多次隐晦的提醒太后,可是太后却从不往心里去。

每次都说皇后执拗,心思重,太后又何尝不是如此,总是满心惦记十四爷,怕他吃苦。

可当今皇上也是亲生的,太后却看不见。

皇上从寿康宫出来,心中郁气未发,脸色黑的像是要滴墨。

身旁的随从都一言不发,唯恐撞到枪口上。

皇上回到养心殿不久,就下旨将传永寿宫奢靡等闲话的几个宫人杖毙。

让苏培盛去景仁宫告知皇后,身为中宫皇后。

若是连这点事情也要他来处理,那宫权就可以全都交给瑜贵妃和敬妃了。

不提皇后得到皇上的警告有多心惊,佩筠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皇上自觉这件事佩筠差点吃亏,所以干脆将姜忠敏送到永寿宫的那些超出规格的物件一并留在了永寿宫,直接记录在册,过了明路。

好东西谁不喜欢,佩筠美滋滋的就将皇上的好意收下了,这可是补偿,不收下皇上心里会不得劲的。

而且自己还要给弘昱攒家底,手头没点东西,以后孩子出宫开府可怎么能行。

佩筠看着还在满地乱走的小弘昱,心里已经为他想的很长远了。

皇后再次偷鸡不成蚀把米,心里也犯嘀咕。

瑜贵妃真是个邪门儿的,以前自己很少失手,每次算计她都会出现各种问题。

皇后久在后宅磨炼,心性可谓是非比常人,佩筠这边不行,她又转头开始去对付甄嬛。

后宫干政是大忌,利用好了,也是一把锋利的刀。

……

佩筠正在着让人给松糕试试新做的小衣服,红彤彤的还挺喜庆。

佩筠也没忘了给皇上的造化、百福也送去了新做的小衣服。

皇上喜欢给他养的那几条狗设计衣服,佩筠也是知道的。

因为她缠着皇上顺手也给松糕设计了两件,现在这件红彤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