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亲王福晋知道这是最后可以挽回的机会。

脸皮算什么,只要能让孩子留在身边,这都不是问题。

她不是个软弱没主见的人,既然下定决心,那就要去尽力一试。

延禧宫里,佩筠正拿着小拨浪鼓吸引弘昱的注意力。

听他在那哼哼呀呀的说着加密语言,母子俩玩得不亦乐乎。

桑儿走进来通禀。

“娘娘,敦亲王福晋求见。”

佩筠放下手里的拨浪鼓,有些疑惑。

“让她进来吧。”

敦亲王福晋一进来向佩筠行礼后,就跪到了佩筠面前。

怕吓到一边的弘昱,压低声音向佩筠求助。

“求娘娘帮妾身在皇上那里求求情,妾身的女儿不过十二岁。

如何能被接进宫中教养,妾身目光浅薄,实在是舍不下孩子。”

佩筠被敦亲王福晋的阵仗惊了一下,反应过来,连忙将其扶起。

“福晋快起,这件事我也有所耳闻。

只是事关重大,本宫怕是也不好随意插手。”

佩筠向来无利不起早。敦亲王一脉势大,行事不收敛,被皇上盯上是迟早的事。

敦亲王福晋听出了佩筠话里有转圜的余地。

心中一喜,连忙将已经想好的报酬说出来。

暗示佩筠,只要孩子可以不离开她身边。

敦亲王势力可以在私底下扶持富察氏。

为富察氏行方便,前朝留下的探子也转到佩筠的名下。

黄金白银、绫罗绸缎任她选用。

敦亲王知道自己与瑜妃交集不多,唯有实际的东西才最牢靠。

这些不过身外之物,只要能求得瑜妃出手,就是值得的。

佩筠其实不缺这些,平日里生活的也很悠闲。

但家族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能给家族带来助力是好事。

而且据她得到的消息,这件事是甄嬛向皇上提议的。

两面三刀的小人,惯是会装模作样。

况且,敦亲王一向桀骜,也是有资本的。

他的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乃是孝昭仁皇后的亲妹妹。

出身不可谓不显赫,皇上如无必要,是不会清算他的。

佩筠温和的看向福晋,说道:“福晋你与莞嫔似乎交情不浅。”

没等福晋担心瑜妃会因为这个拒绝合作,而请罪解释,佩筠就又接着开口。

“可是,福晋有所不知,这个建议是由谁向皇上提出的。

她可真是浪费了福晋的一片真心,反倒过来害你的孩子。”

福晋眼神一滞,不可置信的抬头看向佩筠,怎么会。

反应过来的福晋再度蹲身行礼。

这次眼神中多出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都怪妾身有眼无珠,将情谊错付。

还请娘娘搭救妾身一把,妾身感激不尽。”

佩筠起身将她扶起。

“如今年羹尧居功自傲,越发放肆,着实让皇上头疼不已,轻不得重不得,不好办啊。

敦亲王若是真的对皇上忠心耿耿。

那皇上自然会觉得王府能够教养出品性上佳的公主。”

福晋听出了佩筠话里的深意,紧跟着开口表示忠心。

“娘娘放心,我们王府自然是忠心于皇上的,为皇上排忧解难是臣下的责任。

还望娘娘能为王府美言几句。

妾身回去后定会规劝王爷注意言行,年羹尧那里不会让皇上烦忧。”

知道自己该如何做,福晋回去的时候心中已然轻松许多。

敦亲王还在为自己教训了那啰里吧嗦的言官,而感到得意。

丝毫不知,他温柔的福晋已经在杀回来的路上了。

傍晚,佩筠特意让人将皇上请来,还准备了一桌好菜。

皇上有些纳闷,佩筠这是转性子了?也不知道这是又闹得哪一出。

他清楚佩筠不是个能憋住话的性子,就算他不问,她也会说的。

不出皇上所料,用完膳不到一会,她就憋不住将话直接说了出来。

皇上知道佩筠如今有了孩子会心软。

可也不相信这小妮子会这么好心帮敦亲王说话。

佩筠扭捏了一下才说出真正原因。

“这不是敦亲王福晋给我送来不少好东西,拿人家的手短,得给人说说好话。”

皇上好笑的伸手弹了一下佩筠的脑门。

“就知道你无利不起早,朕平日里什么好东西没给你。

至于去瞧得上敦亲王府那点子东西。”

佩筠鼓了鼓腮帮子,也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

没有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