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甩在马上一路拉拽到姜府的廖神医对着姜实吹胡子瞪眼。

若不是欠了那人一个恩情,他早就跑了。

江湖上,谁碰到他廖神医不是恭恭敬敬的,也就这个姜家。

廖神医憋着一股气甩手进院。

这会儿除了有公务在身的姜武和姜牧不在,其余人都聚在姜清漓的院子里。

屋内都是女眷,姜实不好去凑热闹,只能在外间等候。

随着廖神医搭脉的时间愈来愈长,姜家众人的眉头也随之皱起。

反而姜清漓这个当事人心大,反正十几年来,多糟糕的情况她都经历过,已经没什么好怕的了。

韩氏没忍住出声:“廖神医......”

刚开口,廖神医便松了手,起身。

抬眸看向几人,憋屈气一散,态度也有了转变:“相较老夫预想过的,姜六姑娘如今这般已经是意料之外的幸运了。”

后又补道:“除了力气大点,其他一切正常。”

韩氏一听,狠松了一口气。

姜老夫人同另外两个儿媳亦是。

韩氏感激不已,对着廖神医谢了又谢。

激动得都语无伦次了。

廖神医眼见,赶紧抬手打住。

他是真怕了。

要知道这位可是外头那不着调的夫人。

万一也有什么拽人胡子威胁人的癖好……

他治病行医,报酬收得不低,银货两讫的事没什么谢不谢的。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妮子运气过分好了些。

那药他以前不是没用过,最好的结果也是要秃个顶。

那回是个大老爷们,秃就秃了。

廖神医瞅了眼软塌上软绵绵的姑娘,神情稍显怪异。

啧啧,那人差点可就得了个秃顶儿媳。

姜清漓觉得眼前这个白胡子老头看自己的眼神很奇怪。

这老头在幸灾乐祸什么?

又在惋惜什么?

能接受一切后果的姜清漓并不知晓,她差一点就变成了一个秃子。

时下不像后世能卷到头秃,倘若真成了,她甚至有可能会是盛京城内或者整个大邺国唯一一个女秃子。

*

只是力气大点,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且据廖神医诊言,日后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内心开阔放松,病情也不会再复发。

只不过到底病了这么些年,再怎么好,底子还是会比寻常人要弱。

韩氏几乎是喜极而泣。

这些年,为了女儿的病,她是日夜愁啊。

孩子爹这回误打误撞总算办了件正事。

姜老夫人到底稳得住些,从小女儿那知晓这位廖神医喜欢金子,直接让人从她的私库里搬了两箱子。

本想一直维持高深莫测形象的廖神医因这两箱金子,差点没绷住。

然,姜家的女人就是比姜家的男人聪明。

送礼当然是要送金子啊,送什么房子,他又不常在京城。

而对姜老夫人来说,当然是孙女更重要。

更何况就两箱金子而已。

姜家祖上便是开国功臣,历年征战,累积了不少财富。

虽说在外人眼里姜家似是连门口的石狮子都要镶一颗金牙齿以示尊贵的暴发户,但岳氏管家这么多年,一直很有章法。

大体上和普通勋贵人家花销差不太多。

且姜老夫人的私库除了她自己的嫁妆外,还有姜老太爷与长女当年留下的,就连她自己年轻时也上过几次战场。

再加上府里大孙女很会做生意,家里的铺子在她手里过一过,盈利直接翻三番。

左右不会再出什么大事,廖神医留了几张疗补的方子,就带着那两箱金子匆匆离开。

相较于长辈们的欢喜,姜清漓还处在愣神的阶段。

这就好了?

她都准备做一辈子病秧子。

不对,她都做好准备这辈子也活不到老了。

结果就这么……好了?!

呆愣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数不尽的狂喜。

啧啧,真好啊。

至于什么依旧比寻常人弱点,她并不怎么在意。

都弱了十七年了,再弱还能弱到哪去。

尤记得她上回出远门还是七岁那年,随祖母和娘亲进宫拜见当时还是皇后的小姑母。

那是她去过离家最远的地方,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恢复了前世记忆,还点亮了大力士技能,向来贯彻既来之则安之心态的姜清漓接受良好。

毕竟那些话本故事里的人物哪个不是历经千幸万苦才得以达成心愿。

上天还是偏爱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