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 章 话家常

她把背篓放稳,把口袋拿出来跟阿秀一起捡,上面没有山楂掉下来,两个人一起捡速度就快了许多。

两人捡满了就往麻袋里倒,等地上的全部捡完了,差不多就有一麻袋零阿秀的半背篓。

苏子苓背一背篓,麻袋被她加在了背篓上,大约有个七八十斤的样子,阿秀的就半背篓,不过下山路滑,半背篓也够她背了。

“阿姐,你的有点多哦,要不你分我一点吧,我背篓是空的。”阿秀拍了拍她的背篓,一脸认真的说着要帮她分担的话。

“不用,你走前面,小心点,每一脚都要踩实了,没踩稳的话你可是要滚到山脚的。”苏子苓背起了背篓,她掂了掂重量,感觉还行。

下山的路可比上山难多了,下山路滑,而且还背着山楂,两人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的。

等回到家时,太阳已经完全落下了,苏母也回来了,就在院子里跟苏阿奶一起拣刚摘回来的番椒。

听到开门声,看到她背了那么多东西,苏母丢下番椒赶紧跑过去接着,“这背的什么,这么重,下次背不了就回来喊你爹去背。”

背上的重力卸去,苏子苓松了口气,笑了笑说道:“这也没多少,不重,就是路有点难走。”

苏子苓喝了口井水,满头大汗的也不敢洗冷水脸,怕着凉。

苏母给她打了瓢热水,“我们还在说呢,也不知道你们姐妹俩跑哪里去了,半天不回来,这口袋里都是啥,我怎么感觉还闻到了一股酸酸的香味呢。”

“是山楂,刚好遇到了就摘着回来,过两天送去店里,做成糖葫芦来卖。”

她洗了把脸就去炒菜了,天已经黑了,全家人都等着吃饭呢。

苏母坐在灶门前帮她生火,母女俩也有半个月没见了,此时的两人像是有说不完的话,慢慢絮叨着。

苏子苓一边做饭一边把在县城里的事情一件件仔细说着她听。

从开店时几个舅舅过来帮忙,大舅母又留下帮了几天到大舅舅给了苏子木五十文钱。

以及铺子里的生意如何好,就连苏永安去苏记食肆当掌柜的事儿都跟她说了。

她说得极慢,轻声细语的,苏母时不时的应上一声,若是有不知道的还会再问一遍。

昏暗的厨房被火塘里的火光照亮,苏子苓站在灶台上忙活,看不清她的表情,但听声音就不难听出来,她是笑着说的,一时之间,厨房里的气氛就变得更加的温馨了。

苏子苓说完了苏母也会跟她分享一下村里发生的事儿,从隔壁朱萸家说起,今年家家户户都是大种红薯,每家每户都是大丰收。

用苏子苓说的套种的这种方法种出来的红薯不仅大个,而且还不影响种植小春,再加上她们家会收红薯,所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了。

当然了,这说的是基本上,所以朱萸家就没种。

当时她怎么说的,六七月种红薯,还要不要种小春了?可别因小失大了,到时候得了红薯等种小春的时候又收不过来,那不是白白浪费一季小春嘛。

所以她们家是打死不套种,这不,这两天大家都忙着挖红薯,卖红薯的,她们家又看了眼红了,隔三差五的就在院子里嚎上两句,刘桂兰是不会搭理她了,所以她这架没吵上,平白为村里添了不少笑料。

“这几天不是有很多人来作坊里帮忙嘛,十七文一天,这不,她们又眼红了,那天死皮赖脸的过来,说是让她公爹跟男人进来帮忙干活。”

说到这里苏母满脸嫌弃,“她好意思说我们都不敢要,她男人什么样我们能不清楚嘛,你阿公就只说了,说作坊里人够了,暂时不找人了。”

“当时骂得那个难听啊,边骂边走了,后面倒是没来过了,不过这两天我总觉得她贼眉鼠眼的,一天天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苏子苓点了点头,“我到时候让二十注意一下。”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苏子苓做好菜后扯着嗓子喊了句,“过来吃饭了。”

苏阿奶放下手里的番椒,喊了苏老爷子一句,“喊吃饭了就先吃饭,天都黑了,也看不到做了,明天再做吧!”

苏子苓回来后的第一顿饭吃得格外丰盛,主食是糙米饭跟玉米窝窝头,是苏阿奶蒸的。

除了一大锅香信漆油炖鸡苏子苓还做了一道蕨粑炒肉,肉是白天买的,想着家里的猪油估计吃得差不多了,她又买了几斤肥肉跟五花肉。

油已经熬出来了,刚刚苏阿奶饭熟了以后就紧接着把油也给熬了。

正好有猪油渣,她用来炒了一个青菜,凉拌了一碗灰灰菜,这两天的灰灰菜很嫩,但是不及霜降过后的好吃,霜降过后的灰灰菜不仅嫩还带有一点微甜。

墙脚有一大把野葱,好像是苏母今天刚挖的,苏子苓打了两个鸡蛋,加了一勺糟番椒,炒出来配窝窝头吃正好。

最后就是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