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道:“但他们有了诉求,不得不造反,应该酌情考虑,网开一面才对。”

平安摇头,坚持自己的想法,道:“在这里得用重典,才能压得住他们所有人,不管是不是有诉求,或者什么迫不得已,造反就是造反,只要做了就必须严惩。”

景清:“……”

这样说很有道理,他也无法否认。

平安面向朱炫,躬身一拜,又道:“臣说太多了,可能说的不对,请殿下见谅。”

“没错。”

朱炫赞同道:“你说的也很对,要治理好这里,必须得用重典,一切按照大明律来管理,只要是违法,那就依法必究。”

“是!”

平安得到朱炫的承认,更有信心去平乱,以及把这里管理得更好了。

朱炫说道:“我们先回去休息,明天再一起去看看。”

“好!”

平安和景清同时说道。

他们再无其他想法,暂时把这件事安排下去。

景清是觉得比较残忍,但事实摆在这里,不残忍一点,真的压不住那些胡人。

“景清。”

朱炫又道:“你今天的想法,不可取了!将来你去朵甘都司,得学习一下平安,严厉一些。”

景清躬身说道:“臣明白了,只是臣第一次接触这些,没那么快适应。”

朱炫点头道:“也对!平安是从军中出来,治军必须从严,慈不掌兵,他把那一套带到这里,做得比较好,你是当文官的,儒家仁义礼智信肯定没少学。”

“是的!”

景清低下头说道。

说完了,他心里就在想,殿下好像对儒家,不太重视的样子。

不过这些只是他的想法,不敢提出来,儒学的地位在大明,暂时来说还是不可撼动,尽管朱元璋将其改革过,但儒学还是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