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在清化的住所,和姑姑朱英娆见面,在这里也逗留了两天。

两天之后。

朱炫在梅殷夫妇目送之下,再一次出海离开,这次往马六甲方向赶去。

来到三佛齐的时候,又停下巡视一遍,查一查当地的税收,以及各种进出海峡的商船数量,对比一下两种数量上有没有对不上的数据,确保这里也没问题了,就通过海峡。

离开三佛齐,朱炫没有再做停留,一路乘风破浪地西进。

现在的战舰,技术又得到改良。

对于煤炭的燃烧利用程度更高,更省煤,速度更快,载重更大,动力也更好,从三佛齐到红海,用的时间比之前缩短了三分之一。

通过红海,来到苏伊士运河。

西方百姓早就对大明的大船习惯了,此时看到有大船出现,也不觉得太过惊讶,最多就是抬头看上一眼。

在这同时,西方人的船只,也在海面上来回航行。

他们通过海峡,进出地中海,有的往非洲去,有的往东方去。

“这里的船,比以前多了很多。”岑花往外面看去。

确实多了很多,到处是往来的船队,船只络绎不绝。

朱炫知道,这是他推动的大航海时代,让新航路的开辟提前到来,并且开辟的是大明,一切主动权都在大明手上。

西方只是在大明的基础上,捡一点便宜罢了。

朱炫说道:“将来的船,还会更多。”

现在只是开始,将来的海运更发达。

此时,郑和回来说道:“殿下,前面就是我们公司。”

他们的西苏伊士公司,开在港口附近,大船停靠在港口,下去就是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