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高声问道。

“陛下,臣有本奏!”

一个翰林院的官员,马上高声说道。

解决了朱允熥的事情,正式在朝堂上,商议其他内容。

朝议便是如此,进入了状态。

朱炫被要求,一定得跟在老朱身边学习怎么上朝,毕竟将来这样做的就是他自己,唯有服从皇爷爷的安排。

“陛下!”

等到那个翰林院的官员,把事情都说完了,也解决了,方孝孺上前说道:“臣也有本奏,是关于小皇孙殿下的事情。殿下这些年到处奔走,荒废学业,臣建议殿下回归大本堂,或者让臣等翰林、大臣,私下为殿下上课,治国可不能少了学问,否则是给不出治国方略。”

朱炫一拍额头。

方孝孺还不死心。

还想继续地,让他学习儒家的东西来治国,当那个圣人。

在方孝孺的眼里,朱炫知道自己大概成了方仲永,伤仲永的事件,在大明重演了。

朱元璋很赞同方孝孺的话,认为说得没错。

但是乖孙有乖孙的想法。

沉吟良久,朱元璋赞同道:“你说的也对,乖孙文治武功,都不能落下,但三年之期,还差几个月,咱答应过朝中群臣,君无戏言,要不年底再议?”

那些大臣,暗地里翻了个白眼。

三年之期的约定,早就被你陛下打乱得差不多。

现在还好意思说君无戏言?

方孝孺认真想了想,认为这样也对。

既然是约定和承诺,就不能不重视,他同意道:“年底之后,臣还会再提醒陛下,一定要让殿下,重拾学业,绝对不能荒废!”

朱元璋:“……”

这个老东西,居然还那么哆嗦。

不过看在他是为了乖孙的份上,暂时放过方孝孺。

毕竟文化方面,也是很重要,他老朱以前就吃过没文化的亏,教导朱标的时候,可是相当的重视,现在教导朱炫,更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