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文不值,本想直接质问,想了一会,道:“你先给咱说一说,刚才和方孝孺辩论的内容。”

“好啊!”

朱炫没有半点隐瞒。

整件事其实也很简单,主要是为了解释那篇文章,最后围绕了格物致知和格物穷理的观点,进行辩论,然后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孙儿觉得,方先生他们学的,都错了。”

“很多读书人,都走了歪路,曲解了朱子的意思。”

“朱子留下的格物,并不是让读书人去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而是要知行合一,将格物付诸实际,只有真正的格物,才能悟出道理来。”

“比如孙儿和二十叔,在工厂里面做的步枪,就是通过格物得出来的。”

“有了步枪,皇爷爷就能治国和平天下!”

朱炫说到最后,又根据观点,再点一点题,续道:“其实孙儿和侯显,一直把工厂里制造枪械和火炮的知识,称之为格物致知。”

“说得好!”

朱元璋轻轻抚手。

格物致知,如此理解和利用,他也是第一次听说。

意思上虽然有点曲解,但朱元璋认为这样理解并没有错。

格物,就应该这样格。

现在方孝孺都认同了,乖孙的格物方法。

朱元璋不可能反对!

“这些真的是乖孙想出来的?”

朱元璋又问。

朱炫点头道:“孙儿看书的时候,觉得书中的道理有问题,就自己想,不知不觉想多了,好像悟出了一些什么,然后尝试把这些写在文章里,让二哥刊登,因为孙儿觉得,天下读书人都走了歪路,想帮他们回归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