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梁江涛就进入“闭关”状态,立刻构思整理内参。

他下定决心,过完年,就要尽快把文章交给干爹,供他在更高级别会议上使用。

但凡能引起一两名领导的注意,他的目的就达成了。

大势浩浩荡荡, 尽管有着重生者的先知先觉,依然不是他能够掌控的。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能争一分是一分,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就是。

巴瑞德、强功、梁康这些京城关系,钱定钧、段江宇、熊鲁宁、刘奇这些汉东关系,郑少勇这些发改委关系,以及众多汉西关系,都想着能跟他吃顿饭,到京城来看他。

梁江涛都一一谢绝。

实事求是,今年没时间聚了,等下次。

只有远峰大哥除外。

一来他是江安的市委书记,是父母官,更重要的是他对梁江涛有大恩。

在他心中,远峰大哥就像他的亲哥哥一样。

因此,特意把远峰大哥请到了家里,引荐给爷爷。

张远峰现在是江安市委书记,来拜望梁老爷子也是顺理成章的。

这些京城大佬一般都比较低调,梁老更是律己严格,这些年从来不让家乡的领导过来看望。

家乡的领导来了,必然要汇报家乡的工作,你表不表态?

还要汇报当前的困难,以及下一步的工作,你表不表态?

无论表不表态,怎么表态,都有不合适的地方。

这就是领导的无奈!

高处不胜寒啊。

有很多领导,从革命离开家后,从未公开回去过,都是一样的考虑。

不能让自己的影响力干扰家乡的工作。

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见面、甚至不见面。

只能互寄遥思了!

这份苦心孤诣,又有几人能明白?

张远峰不一样,由于跟梁江涛的特殊关系,登上了梁家的大门。

这是近年来第一个得此殊荣的江安市委书记。

梁老没有把他当家乡的领导,也就是没有把他当外人,当成孙子辈招待。

张远峰也很知趣地只跟梁老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以及发展变化,决口不提成绩,不让梁老肯定,也不提困难和要求。

整个过程,就是家宴。

梁老对张远峰这个干练的后辈赞不绝口。

席间,梁老对家乡很怀念。

张远峰趁机提出了让梁老回家乡看一看,当然,全程保持低调,仅几个市领导接待陪同。

梁老有些心动,但沉吟良久,还是婉拒了。

“我是老头子了,回不去了,大孙,过年后你代我走一趟吧,祭祖,告慰先人!”梁老道。

梁江涛赶忙点头答应。

他作为长子长孙,代替老人祭拜先人,是应有之义。

当然,也得带着老婆孩子和弟弟妹妹。

“事不宜迟,我回去赶紧准备!”张远峰按捺住激动之情。

梁家回乡祭祖,这是一件大事,也是他的一份重要功绩,回去就要跟省委汇报。

“小张啊,还是那句话,一定要低调,就让江涛他们兄弟过去,不要有很多人陪同。要是惊扰地方,那就不好了。”梁老嘱咐。

“明白,您放心就是,小张知道怎么安排。”

饭后,梁江涛亲自把张远峰送出去。

“老弟,你快回去吧,过完年咱们就见了!”张远峰跟他握了一下手。

“大哥,你保重!”梁江涛摆摆手。

一世情,两兄弟。

两人都是真情真意的血性汉子,一切尽在不言中。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紧张的过年。

梁江涛忙碌工作,林暮雪则充分承担起长孙媳的角色,迎来送往,居中指挥,干练得体。

让梁老很满意,夸奖道:“以前只道是江涛水平高,想不到他老婆水平更高,还是我林老哥厉害,培养出这么好的孩子。”

紧张的年关终于过去了。

阖家团圆,国泰民安。

上上下下,举国同乐。

绝大多数人丝毫没有意识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正在酝酿中

初三,梁江涛终于完成了文章初稿,他对此基本上是满意的,让人送到水木,让吴宁和左大公帮忙审看一遍。

剩下的几天,再修订修订。

需要水磨工夫,急不得了。

这几天节奏就不那么紧了,陪一陪家人孩子。

思恒和云岫太可爱了,虎头虎脑,粉妆玉琢。

而且不像其他孩子那么调皮,显得乖巧懂事。

梁江涛开车带暮雪和孩子去圆明园逛庙会。

春节已过,但春气尚未生发,还是冰封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