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过他此刻不敢迟疑,忙道:“下官明白。”

林枫微微颔首:“第二件事,将此案的来龙去脉完完整整的告知本官,不许有任何隐瞒。”

赵斜阳猛的抬起头,一脸惊喜的看向林枫:“林寺正要查案?”

林枫笑道:“怎么?觉得本官出手,你就可以完全放松了?”

赵斜阳忙摇头:“下官不敢,只是下官一直仰慕林寺正的断案之能,今日有幸得见林寺正亲自查案,顿感幸运而已。”

林枫并不在意赵斜阳是怎么想的,眼前这个案子疑点重重,他必须要确定是否与自己有关。

他直接来到赵斜阳的身旁,不用他开口,赵斜阳就十分有眼力的让开自己的位置,道:“林寺正请坐。”

林枫坐了下来,道:“说吧。”

赵斜阳深吸一口气,道:“不瞒林寺正,昨夜下官的确是在青楼过夜,今早天还未亮,就有衙役敲响了房门,说收到了一封匿名的信件,信件上说朝廷通缉长达四年的江洋大盗韩墨此刻正藏身在有福客栈之中。”

“韩墨在武德年间和贞观前两年犯下了累累罪行,手上沾染了至少几十条人命,朝廷一直在悬赏捉拿他,所以若能将其捉拿归案,下官就是大功一件,也许能在年底吏部考核时,直接得到升迁的机会。”

“所以下官便连忙穿上衣服,顾不得回去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慌忙就带人去了客栈。”

“但结果…”

他小心翼翼看向林枫,道:“下官没有找到韩墨,反倒是在林寺正所在的西域商队的箱子里,发现了两具尸首。”

林枫拿起桌子上的鞭子,看着鞭子上沾染的暗红色的血迹,缓缓道:“那两具尸首,有可能是韩墨的尸首吗?”

赵斜阳摇了摇头:“韩墨在贞观二年最后一次作恶时,被官府撞到,逃命时后背被砍了一刀,可这两具尸首后背并无刀疤。”

林枫点了点头:“那客栈内的其他人呢?”

赵斜阳道:“还没来得及检查所有人…不过下官正在安排手下挨个检查后背,再过一会儿应该就会有结果了。”

林枫微微颔首,提示道:“跟本官一起来的五人就不用检查了,他们都有不低的身份,本官可以确保他们不会是韩墨。”

赵斜阳连忙点头,笑话,和林枫同行的人,身份绝对不一般,他供着还来不及,哪敢脱了人家衣服检查。

林枫沉吟片刻,继续道:“你说衙役是天还未亮时就去找你了…那他是怎么收到匿名信的?天还未亮,就算送信也送不进衙门吧?”

赵斜阳连连点头:“没错,信送不进衙门里…它是被夹在衙门的门缝中的,衙役夜晚巡逻返回衙门,正好发现了插在门缝里的信。”

“夹在门缝?”

林枫双眼看着沾了不知道多少人鲜血的鞭子,大脑飞速转动。

匿名也就罢了,连送信的方式都如此隐蔽,这是生怕被人发现他的身份啊…

“匿名信呢?”林枫说道。

赵斜阳忙从怀中取出一个信封,交给林枫。

林枫接过信封,目光向上看去,便见信封就是最常见的白纸信封,上面没有任何图案,没有任何字迹,完全是空白一片。

信封的表面有蜡油被撕开的痕迹,说明写信之人在写完了匿名信后,还不慌不忙的用蜡油将其封住…且蜡油很平整,四方形的边缘都很整齐,分明精心处理过蜡油…这意味着什么?

林枫指尖轻轻摩挲着信封,缓缓自语道:“这不是给熟人的信件,上面也没有留下写信之人的任何信息,写信之人分明不希望有人通过信件找到他,既如此,何必要费心思将蜡油都处理的如此整齐完美?这与给瞎子抛媚眼有何区别?衙役们可不会因为蜡油滴的好夸赞写信之人,再说也不知道该夸谁。”

“而且一般人写信,往往是随便滴下蜡油将信封粘上便可,根本不会还要将蜡油处理的如此整齐…所以,写信之人为何会对一封匿名的举报信在时间不算多的情况下,将蜡油弄得如此整齐?”

林枫视线看着那蜡油,沉吟些许后,心中有所推测。

他最擅长从细节窥探全貌,而细节也往往是一个人性格特点的映照。

“应是本能…”

写信之人没有任何的必要和理由,要将蜡油精心处理,所以写信之人会这样做,那就只有一个理由——本能,亦或者说浸入骨子里的习惯。

而什么样的人,会如此的追求完美和讲究呢?

“要么和魏征一样,是强迫症。”

“要么…是对细节要求极其严格的人,可能是出身在家风严格的世家大族,可能是出身在家世渊博的书香门第,这样的人因家教因素,更容易将严格化为习惯与本能。”

林枫一边猜测,一边将信纸从中取出。

打开信纸,便见里面只有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