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族群足够大,才有更大的期望诞生出更强的金丹期妖兽。在成为金丹期之前,妖兽自身行动混沌,仅以求生变强为第一要务。

单纯的求生**相当危险,这意味着妖兽会为了资源而不分缘由地厮杀——不论眼前的敌人是谁,只要本能认为需要交战,妖兽就会冲上去,分出胜负。

分胜负的同时,负伤是大概率事件,当即死亡是小概率事件。妖兽成为金丹期需要的资源也不止三瓜俩枣,诸多可能导致当即死亡的小概率事件堆叠起来,只有足够大的种群才可能第一批诞生金丹期妖兽。

第一批金丹期妖兽在一片混沌中诞生,对于成为金丹期后的妖兽灵智来说,这个世界既陌生又熟悉。它们在这个世界生活了长则数年、短则数月,从来是浑浑噩噩,过了今天不知明天,吃了上顿不知下顿。若说作为奴隶的人尚且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认知——哪怕是继续做奴隶——那么成为金丹前的妖兽甚至连自己都感觉不到。

成为金丹期后,充足的灵智让妖兽们当即感受到变化前后的不同。它们必须立刻做出决定,决定它们是否要将那些与自己形貌相似、没有生殖隔离的野蛮生物当做自己的同族。

从结果来看,现在带领族群活动的,在族群内负责守护领地的妖兽金丹期们,当然都是选择了将这些“野蛮妖兽”看做同族的妖兽。从华夏人族的道德观念出发,它们的这种行为当然是值得敬佩的。

伴随着金丹期妖兽意识到它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昨天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后,它们立刻感觉到,有一股发自血脉的信息传来。

这种在之后被称为先圣遗训的信息成了妖兽们初次拥有灵智后第一批接收的外源信息,先圣遗训作为上个纪元妖兽祖先遗留下来的信息,独立于它们现世的观察,相当有力地撞击在新生金丹期的底层世界观上。

通过先圣遗训,新生金丹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支叫做人族的种族,是它们发展族群的最大阻碍。在上个纪元,是人族获得了最终胜利。

最终胜利关乎十分重要的东西,虽然先圣遗训中并没有说清楚那到底是什么,但“必须赢,一定要赢”的情绪,还是透过血脉,让时隔不知多久的新生金丹期妖兽笃定要获得本纪元最终胜利的信念——哪怕它们其实不知道什么叫纪元,什么叫最终胜利。

不过这没什么,反正先圣遗训中提到了,要先解决掉“人族”这个曾经胜利过的家伙。“最终胜利”和“纪元”对新生妖兽来说都是相当玄妙的概念,先圣遗训要想解释清楚很困难,但要解释人族这般相当具体的概念,问题就简单多了。

在先圣遗训中,关于人族成年体、幼体、老年体(这占比相当稀少)的形象十分鲜明,哪怕按图索骥,新生妖兽都不可能认错人族。

它们认出了人族,在荒野中搜索人族,发现了当时连一个金丹期都没有的人族踪迹。

要干掉的目标已经找到了,他们的实力相当弱小,但族群人数相当多,并且如先圣遗训所说,他们人人都具备利用智能行动的能力,如果只靠刚刚诞生的金丹,妖兽一方在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

妖兽社会第一次团结起来,它们知道自己要干掉人族很简单——在它们看来,金丹期打金丹以下完全没什么好担心的,只不过人族数量太多,它们不愿让自己成为干杂活的苦工——如何不费力地干掉人族,才是它们关心的问题。

第一步,先尽可能封死人族突破金丹期的可能性,即使它们对灭杀人族很有自信,也希望人族不要再有提升了,洗干净脖子等死就好。

于是,它们联起手来,占上了所有能够控制的通往战场遗迹的出入口。

紧接着,它们尝试占据填充地块。妖兽们发现,部分填充地块的产出可以帮助修炼,而让人类获得这些资源,相当违背它们轻松灭杀人族的理念。

这份活的工作量相当庞大,好在它们发现,由于未成金丹期的妖兽以蛮古本能行动,早早地向各种具有修炼资源的填充地块迁移,只要能够掌控这部分族群,接管填充地块也不是难事。

在新生金丹期妖兽的组织和妖兽蛮古本能的特性影响下,瓜分填充地块成了妖兽最鲜明的生活习惯之一。

第二,要增加攻打人族的妖兽数量。

新生金丹期控制住各大修炼资源产出地点后,相信攻灭人族只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时间问题,这时候,作为智慧生物的怠惰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