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章华是八班的科学老师,大学刚毕业的他第一次带班就从初一带到初三,对这帮孩子充满了新鲜持久的感情。他也是农村出身,知道农村的孩子没那么多选择,县里的重点高中只有一中一所,而能否考上一中或其他普高,决定着中上游孩子的命运和他们这批初三老师的奖金和名气,所以他也要服从命令听指挥,遵守更有经验的老师制订的规则。

他手里拿着期末考试的排名表,在短暂地维持秩序和解释缘由后,让学生们一个个进去选座位。

“陈琦。”他友好地扒过男生的头,“你第一个。”

陈琦进去,按照老师的意思,选择坐在第二排的中间。

“叶玉玲。”姚章华点名,穿着绿色短袖的女孩微微笑着,进去和陈琦同桌。

赵晓青跟在叶玉玲后面,径自走向原来的倒数第二排,惹得姚章华诶了声。

陈琦转头看她。

赵晓青却继续收拾她的书包。

等到选座结束,王颖兴致勃勃地拉起晓青的手臂:“你怎么不去坐好位置还是坐这?你是为了我吗?”

赵晓青想的是她个子高,坐前面会挡住后面同学看黑板:“不是。”

徐伟杰这次考了班里二十一,也还是选择当赵晓青的前桌。他是个很内向也很努力的男生,眼下回过头来,好奇而和善地对晓青说:“他们都坐一块了。”

徐伟杰很关注成绩,虽然他连班里的前十都没进过,但每次的前十他都记得很清楚。

赵晓青看向中间,无端觉得好笑,陈琦前后左右八个女生,被围得密不透风。

不知怎么,陈琦忽然转身向后。晓青对上他意味不明的视线,满不在乎地移开。

陈琦的境遇也很快被王思齐发现,后者嘲笑他是万花丛中一点绿,叶玉玲也笑:“他上课都不能找人说话了。”

王思齐叮嘱:“你别和他说就行,小心他影响你成绩。”

“滚滚滚。”陈琦莫名烦躁。

晓青懒理那边的吵闹,打开笔袋,里面是她新买的中性笔和各式各样的替芯。她习惯买针管不习惯买子弹头,0.5的黑色用来做作业和考试,0.38的黑色和晶蓝用来摘抄和记笔记,红色则用来订正。用完的空白芯和各式各样的包装纸被她收藏起来,成为她的廉价宝贝。

静校铃响了,姚章华进来让大家自习,又叫了班长王思齐和几个男生去拿新书和作业本。

窗外蝉鸣聒噪,风扇在头顶精力充沛地转着。明天就要开学考,赵晓青默默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她不能放过任何一次摸底的机会。

熬了一天,晚上十点准时熄灯。陈琦觉得自己像一只猪,不,猪还有睁眼闭眼的自由,他却没有。尽管他毫无困意,但一开学他就受控,时间就不再是自己的,这让他感到无比痛苦。

寝室里有八个人,没那么快消停。在磕磕碰碰窸窸窣窣的噪音中,陈琦睁眼看着天花板。

在一众主副课老师里,他最喜欢的是姚章龙,最讨厌的是胡莉。胡莉教语文,快退休了,资历老脾气也差,经常说他们班是阴盛阳衰。

从成绩上看,他们班女生的确是压倒式的胜利,但他不喜欢胡莉那副指指点点的样,特别是她只对男生指指点点,对女生,尤其是对赵晓青,那叫一个春风拂面暖人心。

不过,谁让赵晓青语文好呢。陈琦即便不服,也不能否认事实,他和叶玉玲也就上次期末超常发挥,但赵晓青从来没离开过前三,这样的人很恐怖。

正胡乱想着,床板被人从下面顶了顶。

陈琦啧一声:“干嘛。”

王思齐不安分地问:“跟班花坐同桌感觉如何?”

“你又不是没坐过。”

“我就两个月,她嫌我中午睡觉翻白眼。”王思齐笑,“你就信我吧,她特别温柔,而且她的数学和英语比你更好,你有福了。”

陈琦翻了个身:“大哥,我数学120。”

“班花119,等于120。”

陈琦不说话了,期末考他们班就三个人在第一间考场,叶玉玲和他约好了对答案,不为别的,就为了拿新设立的奖学金。

一等奖3人每人800,二等奖5人每人500,三等奖7人每人300,叶玉玲是奔着三等去的。那天她考完语文心里没底,找到陈琦说数学和英语得对一对。陈琦无所谓,期末考又不是中考,只是对答案又不是抄。谁曾想他和叶玉玲离得近算地利,坐在赵晓青前面却丢了人和,等他考完数学出教室,被赵晓青揪着那一通骂呀,连带着继续对英语的兴致也烟消云散。

因此,他只知道叶玉玲没拿到三等奖学金,却不知叶玉玲有没有照着他的答案改数学,毕竟就算不改,她考个满分也不稀奇。当然了,就凭赵晓青那个脑子,考到一百分就算老天开眼,可她在数学被拉了二十多分的情况下还能和他一较高低,陈琦觉得她更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