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这方思明,还得从当初的朝会说起。

当时穆清歌一舞惊人,名动四洲,但谢琬琰的箜篌也不遑多让,同样在文人圈受人追捧。

而其中,反应最为热烈的当属礼仪世家出身,对乐器分外痴迷的礼部尚书的第二子,方思明。

听说方思明人如其名,性格端方君子,待人待物都温和有礼,可唯独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可是立马变换态度,变得狂热,他曾经多次在各种宴会中表示过对琅嬛郡主的欣赏,惹得众人对他这幅对琅嬛郡主推崇的模样都快习以为常了。

当时谢琬琰从桃夭那听到这件事的时候,都是把它当趣事听来着,还觉得自己挺厉害,在古代都能有粉丝追捧。

可当八卦对象活生生站在她面前,旁边还有他的母亲,她这心情可就不太美妙了。

还没等谢琬琰整理好如何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相亲宴时,刚才一直沉默的方思明主动上前见礼:“郡主,在下方思明,久闻郡主大名。”

“方公子过誉了。”

谢琬琰能怎么办,只好不尴不尬的回复。

“好了好了,大家也都别站着了,都坐下说吧。”

长公主见气氛尴尬,连忙出声打破僵局,招呼大家坐下说话。

之后长公主和尚书夫人就这么聊了起来,谢琬琰就坐在旁边乖巧听着,和方思明分别坐在两侧,时不时对视到,又立马尴尬的挪开。

这点小动作自然是逃不开长公主的眼睛的,看着自家女儿这幅小女儿姿态(?),她满意的笑了。

这场宴会自然是她组织的,自从上次言言遇险,回来后的表现一直让她忧心忡忡,而她知道顾天宁的意图之后,也终于意识到女儿长大了,也该找如意郎君了。

所以自从上次和侯爷交谈过后,她就开始着手安排这件事。

不枉她这些天在都城四处物色出色的儿郎,方思明是她千挑万选之后,最为满意的一个。

作为礼部尚书家中的第二子,既没有长子的重任,又不会太过平庸,身份配自家女儿也是足够的。

不仅如此,这方思明在都城的名声极好,平日里就爱一些诗词歌赋,从不沾花捻草,听说他对自家女儿也是向往已久,今日的表现也确实反映出了这一点。

各种条件都满足,长公主望着方思明可谓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话语中也不自觉开始夸起了方思明。

方夫人听到长公主这般夸赞自家儿子,也是喜笑颜开,毫不吝啬地夸奖起在一旁乖巧坐着的谢琬琰。

听着两位夫人的话题逐渐偏向他们两,谢琬琰暗道不妙,看她们两这在兴头上的架势,仿佛今天就要把这亲定下来似的。

正当谢琬琰思考如何解决眼下这一难题时,正巧此时厢房被打开,菜肴已经备好,正被小二一盘盘端上来。

谢琬琰大喜过望,西乾国人一向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既然菜已经上来了,自然是先吃饭。

于是谢琬琰就这么吃了一顿自己穿书过后最为尴尬的一顿午饭。

好不容易熬到吃完饭,谢琬琰正想要借口离开,不料被长公主抢先开口。

“言言,我和方夫人一见如故,还有许多话要说呢,你和思明两个年轻孩子肯定坐不住,不如你们两一同出去逛逛,消消食,不用一直陪着我们。”

瞧瞧,现在都直接叫思明了,可想而知长公主对他有多满意。

方夫人也跟着搭腔,“是呀,思明,听说郡主往日不常出门,你今日就带着郡主在都城好好逛逛。”

话都已经说到这了,再拒绝就没礼貌了,于是谢琬琰只好继续伪装,乖乖巧巧地应下,跟着一同起身的方思明走了出去。

一出一品居,谢琬琰立马长呼了一口气,这鸿门宴吃得她太难受了。

还没等她调节过来,就听到旁边一声男子的轻笑,她才想起旁边还有个让她吃得难受的罪魁祸首。

她疑惑地看向他,问道:“你笑什么。”

“我笑郡主你啊,终于放松下来了。”方思明一改在厢房里沉默的模样,此刻倒是活跃起来了,“刚才在厢房里,郡主那不自在的模样,实在和平时大不相同。”

谢琬琰听闻不自觉摸了摸脸,转头悄声问向身后的桃夭,“真有这么明显吗?”

桃夭认同的点了点头,也凑过来低声表示道:“郡主,您刚才表情是挺明显的,仿佛吃的不是菜而是毒药。”

谢琬琰囧了。

方思明看到她们两的小动作,没忍住,又笑出声,刚巧笑声又被窘迫的谢琬琰听到,她立马恼羞成怒地看向他,说道:“你又笑!”

“你还说我,你不是也一样吗,在我母亲面前和在我面前反差这么大。”

“郡主教训地是。”方思明不再执着于这个话题,他环顾了一圈街道,而后向谢琬琰邀请道:“郡主,听说您平日里最爱吃的就是各种果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