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大半日,他们终于在天彻底黑下来之前到了寒水寺。

下人忙去问要找到人在哪里,很快便打听到了地方。寺中的和尚自是不会说,但如今哪里用得着问和尚,随便一个来拜佛的人都知道苏大夫住在哪里,齐三公子自然是住在苏大夫旁边,方便大夫看诊。

年轻妇人带着一个小孩童,没人觉得她们会有危险,侍卫盘问的时候,她说是曾氏的妹妹,那人便去通知曾氏身边的嬷嬷。

嬷嬷出来,看到一个少妇牵着两三岁的孩童。

二人形容狼狈,像是走着上山而不是坐马车,可是妇人的装扮华贵,衣着的布料和头饰都是贵重的,手上还提着看着就贵重的礼。

男孩看起来三岁的样子,没有第一次见到陌生人的害怕,反而带了一些倨傲。

“你们——”

“我是来看姐姐的。”

“夫人找错人了。”他们夫人的娘家妹妹可不是这个年纪,也不是这个样子。

嬷嬷转身就要走,妇人连忙说道:“曾氏就是我的姐姐。”

“你说什么?”嬷嬷怀疑起自己的耳朵,转过身望向她。

“是谁啊?”曾氏见门口有动静,便问道。

女子趁嬷嬷出神之际,已经领着孩子绕过了她,跨进了门。

“见过姐姐,姐姐,我是林氏,这是老爷的小儿子。”

曾氏的眼睛瞪得老大,直直地看向眼前人。

一大一小,大的在说话,但她似乎听不懂。

嬷嬷反应过来,从门口那边回来,说道:“夫人,他们是找错人了。”

她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那女子却是不管嬷嬷说什么,也不顾她想要将她请出去,却自来熟地问道:“羡哥如何了?我都听老爷说了,他说回京城看你们,本是带我们一起回来的,只是念哥坐车会吐,我们走不快,老爷只能先自己过来了,请姐姐勿怪啊!”

“对了,这是我带过来的礼物,里头有野山参,是很好的补品,姐姐这几日一定是累坏了,脸色如此不好,等会我给你熬粥放上几片,那精气神很快就能恢复,我家老爷就喜欢吃那个。

上回我们侄子经过阔溪府的时候,我让他带些回来,对方却是跟我客气,瞧,这回可用上了吧!”

“你家老爷是谁?”曾氏问道。这女人知道羡哥的名字,她不得不上心。

“夫人说什么呢?我家老爷就是夫人的老爷,阔溪府的知府大人,信国公府的二老爷,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老爷应该说过吧,我知道,只是夫人没见过我们。”老爷不想说不要紧,她自己说。

林氏觉得这一步走得对极了,这曾氏一看就是性子弱的。

她大哥说得对,曾氏上头的长嫂是国公夫人,定然会是个厉害的性子,二夫人就一定得是温软的性子,否则容易后宅不安宁。

她有信心拿捏曾氏。

曾氏如同五雷轰顶,这时,双眼紧闭的羡哥微微动了一下,张口弱弱地说了一声“水”。

这是受伤以来齐云羡的第一个反应。

曾氏的眼睛一亮,低头一边抚摸着羡哥,一边吩咐:“嬷嬷,让世子的人安排他们住下。”

曾氏说完就亲自拿起茶几上的水壶倒水,亲自喂到齐云羡嘴边,对他们没有更多理会。

林氏进了屋子,见到齐云羡躺着的样子,就知道他虽然没死,但情况不容乐观,和打听到的消息一样,说他没醒过。

而只要她在京城,就能让不太乐观的他更不乐观。

可是刚刚齐云羡动了,还说话了,那就是有醒的可能。

而且,曾氏无比严肃地安排她住下,住哪里,细节都没有说,枉她说了那么多,才得到了那么一丁点儿的回应。

她不想出去,但嬷嬷力气大,直接将她拖了出去,她尖叫,被嬷嬷捂了嘴。

嬷嬷一手捂嘴一手拖人,就没有注意那个小孩子。小孩趁人不注意,跑到齐云羡身边,举起手拍下去——

谁都没想到一个三岁孩子会这么做,直到听到了清脆的一声“啪”,曾氏等人才反应过来。

这一巴掌虽然不重,但足以让卢氏生气。

“你是哪里来的野种,给本夫人滚出去。”

已经走到门边的嬷嬷和林氏也是吓了一跳,但嬷嬷没有松手,林氏想将孩子接到身边,她却是不让。

嬷嬷停了下来,就见曾氏拎着那个孩子的衣领走到门边,扔了出去,说道:“来人。”

一个下人就小跑着过来:“给我将这两人看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