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技不如人,死于非命,夫复何言?  因为潘仁美之子潘其亮,技不如人,死在呼延赞的手下。由此,潘仁美怀恨在心。如今,这个呼延赞来到了京城,接受了圣上的封授,总算给他逮到了报复的机会。  然而,入朝伊始,找了一处破落的房子让他激怒他,让他大闹金銮殿,借圣上的手,杀了这个莽夫。可他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这让潘仁美大伤脑筋。此计不成,他又想了一计。这可是心腹刘旺提出来的。他说:“呼延赞刚到,还没有得到圣上的重职。三日后,他必定会来参见大人。等他到了,就找个理由,狠狠的打他一百杀威棒。他被羞辱,必定自己逃回去,根本不同大人驱逐他。”  潘仁美认为可行,便让下人去准备刑具。  第四天,呼延赞果然来拜府了。潘仁美心里暗自高兴,便令人召入。呼延赞来到阶前,立马向前拜说:“小将蒙枢密使提携,今日终于如愿入朝,愿意尽忠于阙下,来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  潘仁美沉吟半晌,说:“你知道先帝留下来的法例吗?”说着,一脸严肃地望着呼延赞。  “小将初到,不知道这些。”  潘仁美说:“先帝誓书:但遇招伏强人下山,皆要决一百杀威棒,以禁其后。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总之,今天你既然犯到了,在所难免。”  呼延赞听说,惊讶的说不出话来。然而,只见潘仁美一声令下,依法施行。  左右得令,几个人围了过来,不由分说的将呼延赞推倒在台阶下,毫不容情,噼里啪啦地重打一百棍棒。  可怜呼延赞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帐下的人看到了,无不酸鼻。都替他打抱不平。然而,只有同情心,却不敢说句公道话。  看到呼延赞被打的如此,潘仁美露出了欣慰的奸笑。心想,尽管不能替儿子报仇,但今天也算解恨了。今后,若再落到我的手里,我照样寻找机会,拿你开刀。  于是,潘仁美令府外从人,把他带回去。  无缘无故被打得皮开肉绽,呼延赞带着一肚子的怨气,回到了家。马氏接着,看他容颜改色,走路一踉一跄的,马氏惊问何故?  呼延赞将被打杀威棒之事,说了一遍。  马氏说:“既然先帝有此法例,也当顺受,将军只得忍耐。”说罢,暖过醇酒,递给他喝。呼延赞本就饥渴之际,不问三七二十一,接来便喝。  这下,可出事了。呼延赞酒杯还没有放下,突然大叫一声,仆地闷绝。  马氏大惊失色,仓皇失措,急忙扶摩,过了很久,竟然没有醒过来。这下,马氏放声大哭起来:“我夫妻本想尽忠于朝廷,谁知道却自送其命?”  这一惨烈的哭声,惊动了所有人。人们无不动容,有的咬牙切齿。为呼延将军打抱不平。  此时,来了一个老军人,说:“夫人不要啼哭,老兵有能力救活他。”  马氏听说,既高兴又感激。哭泣着说:“您如果能救得醒他,胜如再生父母。”  老军看了看身上的伤痕,说:“将军被杖之时,杖上一定事先浸过毒药,毒液已经浸入肌肉。刚好夫人拿酒给他喝,毒气遇到热酒,当即发作,所以才会闷绝过去。老兵身上刚好有灵药,可以救醒他。”  “既然如此,赶紧施救,来日定报恩情。”  老军不慌不忙,从衣兜里拿出丹药,调而灌之。不一会儿,呼延赞口通药气,渐渐的醒过来了。看到将军醒过来了,众人才破涕为笑。  马氏指了指身边的老军,对呼延赞说:“是这位老兵救了你,他便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呼延赞闻言,感激的望着他,说:“谢谢您!请告诉我,您叫什么名字?”  “慕容剑!”  “好的。我将永远记住您的名字。”呼延赞说着,叫马氏拿出白金,想要重谢他。  老军连忙拒绝,说:“这个使不得!作为一名老兵,能为将军做点事,是我的荣幸,哪敢收你钱财。”  呼延赞非常高兴。说:“你这些丹药,为何如此灵验?能否说来听听。”  “当然可以。对于将军而言,我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其实,老兵和将军也有过同样的遭遇。当年,老兵被仇人杖打,也和您一样。可是,老兵命不该绝,意外遇到了一个道士,他就是用这种丹药救活了我,并把此药传给了我。”  呼延赞遭此杖打,心灰意冷,叹息说:“本想一腔热血,报效国家,怎料却遭奸人如此对待,我于心不甘。”  老军非常同情他的遭遇,说:“将军是不是和潘仁美有过节?否则......”  呼延赞便把当时拦截车驾,杀了潘其亮的事说给老军听。  “难怪!”老军听后,事情的来龙去脉全弄明白了,“潘其亮就是潘仁美的儿子。其实,将军居住在这座破落不堪的所谓皇府,分明就是潘仁美奏陷;刚才被毒杖,也一定是他的计谋。他之所以这样做,分明是公报私仇,想报杀子之仇。将军日后如果和他同朝为官,一定要对他远而避之。”  呼延赞闻言,愤然大怒。说:“权臣当国,我等何以立身?”说着,转身问老军:“恩人!从今以后,您跟着我怎么样?”  老军当场答应:“将军的威名,老兵早就听说过了,能为将军鞍前马后,老兵求之不得。”  呼延赞彻底不干了,当即下令所率军队,收拾行李,拔营起灶,连夜和马氏走归太行山......  这下,又给潘仁美有口实了,给他提供诬陷的机会了。当天朝上,潘仁美出班奏说:“呼延赞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