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球队可以破产,但人的信誉不能破产!”

闵聪达说的是大义凛然,一副商业之神的模样。

永远把信誉摆在第一位。

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执行董事亨特说:“我认为劳资双方应该先建立一个系统,然后再谈经济方面的问题。”

而球员工会副主席,马特-邦纳则表示:“我们试图避免停摆,但很不幸我们无法达成一致协议。”

别看邦纳是个板凳球员,但和老鱼一样,场下的他在球员中是很具威信的。

可能是因为他很会省钱的原因,让球员们愿意推举他作为副主席。

闵聪达看到邦纳侃侃而谈的样子,心想邦纳现在内心一定很崩溃。

这个大抠门,断了收入来源,这日子岂不是过的更加紧巴了。

总之,停摆对劳资双方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根据上一次的经验,1999年的停摆从98年一直拖到了1999年1月20日,双方才达成一致。

200多天的停摆,让NBA损失了将近15亿美元。

这可是2000年左右的15亿美元。

现在如果继续停摆这么长时间,损失肯定会更大。

但没有办法,美国从来不是一个讲究“顾全大局”的社会。

这里讲究的就是互相博弈,哪怕两败俱伤也要分出个高低胜负来。

说公平,有公平的一面,说残酷,也是非常的残酷。

对那些高薪球员来说,停摆自然是无所谓,他们有的是钱。

而且就算不能在NBA打球,其他国家一样有球可打。

以他们的目前的名气和实力,随便去什么地方都能拿到高薪。

一些底层球员可就惨了,尤其是今年刚进入联盟的新秀。

合同签了,工资是一分钱都拿不到。

球员工会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其内部并不公平。

占据话语权的依旧是少数人,而不是需要工作的大部分底层球员。

大部分底层球员被少数有话语权的球星裹挟,与资方进行对抗。

他们承受最大的损失,给少数球星带来最高的收益。

说白了,部分超级球星在薪水、资产和名气上,和同一阵营的大部分球员早就不是一个阶层了。

难怪1999年大停摆,媒体会说这是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之间的对抗。

在采访结束以后,闵聪达回到房间登陆自己NBA-Batan的账号发了一条推特:

“NBA正式停摆,长夜将至,太阳不知何时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