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貂蝉彬彬有礼地比了个“请”的手势。

贾诩瞬间意会了貂蝉的暗示,感到一丝惊讶,但他面上丝毫不显,只虚靠着屏风,微微一笑,“她想听什么?”

貂蝉平静道:“您说什么,女郎便听什么。”

贾诩陷入沉思中。

被吕昭搅乱计划后,他便没有再动过手,而是一直冷眼旁观士族们的动向,看着他们绞尽脑汁想办法见皇帝,挖空心思拉吕布下水,千方百计想把他揪出来……折腾到现在,竟然让吕昭的进度遥遥领先了。

他决定推吕昭一把。若她能成事,这便是提前示好,为自己留后路;若她最终失败,那他也没什么损失。

打定主意后,贾诩缓缓道:“告诉你家女郎……”

睡觉前,吕昭等到了贾诩的回复。

“西凉?”吕昭嘴角一抽,“就这俩字?”

貂蝉点点头,“他说凭您的聪慧,定能参透。”

“我谢谢他的夸奖!”吕昭扯过被子蒙住脑袋,彻底无语。

虽然她确实猜出了贾诩在暗示什么,可这也太隐晦了!多说点能怎么样啊!

“要不然我去……”貂蝉开始挽袖子。

“没事没事,你别揍他,我知道他什么意思了。”吕昭赶紧握住貂蝉的衣袖。她的声音从被子下传出来,听上去闷闷的,“他给我透了条消息……大概是想看看我怎么应对吧。”

貂蝉遗憾地放下袖子。

*

吕昭找到了来都亭侯府送东西的张辽,向他打听一件事。

“西凉方面的动向?”张辽略略低头,望向吕昭,“说来也奇怪,陈仓关外最近确实安稳不少。”

三辅之乱后,汉朝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凉州的掌控,只是无人敢触霉头,将此事提到明面上。

董卓出身陇西,年少时颇具游侠气质,与家乡附近的羌人部落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入仕之后,又长年在边关之地征战,数次平定凉州叛乱,逐渐在长安以西经营出了属于自己的势力。这也是他执掌朝政后,为何会下令迁都长安的原因之一——关东是士族的地盘,关西才是他董卓的大本营。

来到长安后,董卓将大部分兵力分散,布置在长安以东,用来防备关东士族。他在郿坞修建了坚固的堡垒,把家人都迁入其中居住,又把抢来的全部金钱与粮草也都安置在堡垒内。

种种行为表明,董卓怀抱着吞并天下自立为帝的野心,而双线开战乃是兵家大忌,只要他不想跟士族打架时,被凉州军阀从背后抄了老家,他就必定暂时不会跟凉州军阀起冲突。

董卓的反覆无常和暴虐无道天下皆知,凉州军阀也会防备他。这种情况下双方想要合作,除了旧日的情谊,还得有能切实打动人心的利益。

比如共同举兵,东出函谷关,瓜分整个天下。

张辽虽并不擅长朝政,但懂军事,因此吕昭只提了一下,他便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

“太师一直对并州军有所防备,很多机密我们都接触不到。”张辽的语气很平静,只有微微闪烁的眼神泄露了他内心深处的不甘,“你是从何处得知马寿成和韩文约已同意出兵相助太师的消息?”

“猜的,”吕昭眨眨眼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反正错了也没什么损失。”

军队调动,动静太大瞒不住,大概再过段时日,大家便都能得知董卓下一步想要做什么了。

“太师与西凉联盟,形势对我们很不利。”张辽低声道,“何时动手?”

吕昭:“西凉兵马抵达陈仓关,大约需要多久?”

张辽:“在军队整合完毕的情况下,先头部队速度快,约莫二十余日。后续部队携带粮草辎重,怎么也得两个月。”

吕昭:“你觉得太师会亲自会见马寿成与韩文约吗?”

张辽:“自然。那两位也算一方豪强,还与太师有旧日交情。”

董卓需要马腾和韩遂的兵马壮大自己的势力,自然不会怠慢他们,只会更加殷勤。

吕昭:“如果这时有一个让太师不得不留在长安的理由,为表对西凉的重视,他会怎么做?”

张辽目光一亮,“派亲信代为前往。”

世人皆说董卓对义子吕布亲厚,但实际上他最信任的,一直都是血脉相连的自家人。

董卓的弟弟董旻,官至左将军,封鄠侯,镇守长安城;

董卓的弟弟董璜,任侍中兼中军校尉,执掌禁军,负责宫廷守卫。

吕昭踮起脚,拍了拍张辽的肩膀,“为防备关东士族,西凉军已分散去各个关卡,目前长安城内兵力本就不多。一旦左将军和侍中离开,守卫皇城的重担,便只能交给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