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是很希望你能够一直担任大明的户部尚书的,但是岁月不饶人这个道理你比我清楚。”

简短的回忆了一番,朱瞻壑就将思绪收了回来,重新看向了夏原吉。

“你的能力,不说是当世仅有,但也绝对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如有可能,我是真的不愿意放你走,但是现实是不容置疑的。”

“你的头发,你的精气神,都在告诉我你已经不如当年了。”

“这么多年,夏瑄在香州府也算是历练出来了,虽然还没有你出色,但想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夏瑄我打算让他暂时留在香州府,想先把夏瑾提上来,趁着你现在身体还算好,你先好好带带。”

“等夏瑾也历练出来了,我就让夏瑄回顺天这边,一来是方便继承你位置,二来也是因为我更相信夏瑄一些,毕竟经验比夏瑾要多一些。”

“怎么样?”

“世子殿下,这……”夏原吉闻言,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夏原吉有三子,其中长子早夭,剩下的就只有夏瑄和夏瑾两个儿子了。

按理来说,朱瞻壑如此器重他们这一大家子,夏原吉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实际上也的确是这样。

但是,在高兴之余,夏原吉也是有些担心的。

正所谓站得越高摔得越惨,对于能力不达标或者是欲望大于理智的人来说,站的太高也并非是什么好事儿。

“放心吧。”似乎是看出了夏原吉的担心,朱瞻壑笑着说道。

“我也不是感情用事的人,咱们俩的关系的确是不错,甚至已经超过了普通的关系,但对于夏瑄和夏瑾,我是经过慎重考虑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他们俩的天资都还算不错,浪费了就可惜了,而你是文臣,为大明努力这么多年也没有个爵位,让夏瑄和夏瑾继承你的位置,到时候两代甚至是三代为官,我也好给你们家里封个爵位啥的。”

“当然了。”看着夏原吉想要开口,朱瞻壑率先一步打断了他。

“前提是夏瑄和夏瑾也得和你一样,最起码不犯什么错误,甚至是为大明立功。”

“那……”夏原吉闻言,也是知道不能再推脱了,当即就站起了身,跪地行礼。

“维喆在此谢过世子殿下的器重。”

“行了。”朱瞻壑见状摆了摆手。

“别做这些繁文缛节的了,现在除了夏瑄和夏瑾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你拿主意。”

“世子殿下请说。”夏原吉闻声站起身来,很是凝重地看着朱瞻壑。

“眼下,欧洲战场已经进入了中段时期,其中东部战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不到明年夏天即可平定。”

“刚才我跟你说过,那里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是产粮的好地方,如果得到了这么一块地方,我们断然不可能有浪费的道理。”

“除此之外,中部地区的北部也都是平原,也可产粮,只是相较于东部,平定的时间可能要晚一点,要到秋末甚至是明年夏天。”

“但是,准备我们得提早做。”

“所以,你有没有相关的人选,最好是能力出众,甚至是可以直接出任户部尚书的那种。”

“嗯……”夏原吉闻言沉思。

朱瞻壑的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歧义的,主要得看朱瞻壑是怎么想的,不过夏原吉倒是没有考虑这么多。

“若是殿下想要精通理财之道的人才……那臣有个人选可以推荐。”

“哦?说说看?”朱瞻壑闻言立刻来了精神。

说实话,他其实对此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夏原吉在他心目中就是顶级的户部尚书了,能够超越夏原吉,甚至是达到夏原吉一半的人都不多。

但是看夏原吉的意思,这个人的才能应该是不差,甚至极有可能就连夏原吉都认为他很出色。

不然的话,夏原吉不会如此直接。

“王佐!”夏原吉说出了一个人名,并且语气相当笃定。

“王佐?”朱瞻壑在听到这个人名的瞬间,眉头就紧紧地皱了起来。

不是这个人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并没有这个人的名字。

“对,王佐!”然而,和朱瞻壑的担心不同,夏原吉的语气相当笃定,似乎很是认可这个人的才能。

“此人如今是我大明户部右侍郎,能力极强,最重要的是精通理财之道,且为人相当正直!”

“哦?”对于夏原吉的评价,朱瞻壑很是意外。

实际上,在历史上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