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循?”

朱瞻壑看向了陈循,眼神中是满满的意味深长。

“我看你是闲得慌,是不是内阁首辅不够你忙的,需要给你加加担子?”

“对了,伱也无嗣吧?不仅无嗣,连家都没成。”

“胡濙,这事儿就交给你了,你给陈循挑一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

眼看着话题逐渐跑偏,陈循赶忙低下了头。

“臣的事情倒是小事儿,毕竟臣只需要一个嫡长子传续香火就行了,倒是世子殿下您不行。”

“您之前说过,想要让大明不再走之前的老路,那就只能分封诸王,最起码把那些交通不太方便的地区都分封了。”

“到时候就和太祖高皇帝想的一样,就算是天下再怎么乱,这肉还是烂在自家锅里的。”

“但是您现在呢?这家虽然是成了,但这都快十年了,您仍旧没有子嗣,这可不符合您当初所准备的策略。”

“就算是您打算把济阳王殿下他们培养起来,但这也是不够的。”

“这个啊,就不用你担心了。”朱瞻壑摆了摆手。

和陈循这些下属说这些事情,虽然他早就知道在到了自己这种高度的时候,妾室、子嗣甚至就连房事都会成为另一种形势的公事,但他还是有一些不太习惯。

“我让你召集的工匠召集得怎么样了?”

“回殿下,消息是已经传下去了,虽然现在还不可能到达大明全部的州县,但离顺天府和应天府近的大概都传到了。”

“至于最终的结果如何,臣还没有估计,毕竟这没有先例。”

在年前,朱瞻壑曾经让陈循下令,召集天下工匠,初步的名额是在万人左右。

不过和以往不太一样,以往召集工匠,那大概率是有事情要做,比如修建长城、开挖运河这种。

但这次,朱瞻壑召集的不只是工匠,而是工匠及其家人,也就是说要让工匠拖家带口的都过来。

“不过,世子殿下啊……”陈循看着很是满意的朱瞻壑,有些欲言又止。

“怎么了?有话直说便是。”朱瞻壑有些奇怪。

陈循的想法……怎么说呢?说是新颖,但实际上在朱瞻壑看来也是老旧的,因为陈循的新颖是相较于这个时代而言。

但这种新颖,对朱瞻壑来说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给工匠实行教育,您这属实是有点儿……”

陈循想要找一个合适的措辞,但想来想去也找不到。

说起来,朱瞻壑跟朱瞻基这对堂兄弟俩还真是有些相像的,因为朱瞻基在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重用宦官,甚至准备教宦官读书写字。

要知道,在洪武朝的时候,宦官可以说是宫中最低贱的人,虽是侍候在皇帝身侧,但实际上身份地位都不如宫女,唯有少数几个能讨得主子欢心的才会被那些宫女尊敬。

而在永乐朝,宦官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也是绝对禁止宦官学习的,因为宦官有传递文书的任务,很可能会出岔子。

但到了朱瞻基这里,却开始教导宦官读书写字。

朱瞻壑是不认同这种做法的,虽然这世间可以说九成九的人都抵抗不住权力的腐蚀,但相较于其他人,宦官这个人群是更容易被腐蚀的。

他们没有后代,在没有地位的时候,宦官的唯一寄托就是钱,但当有了更进一步的可能,他们几乎全都会拼尽全力向上爬。

在朱瞻壑看来,宦官是比其他人群更危险的,因为在其他人的角度,家人、子嗣和亲朋都可能是软肋,让他们投鼠忌器,但宦官却没有这种软肋。

尤其是明初,很多的宦官甚至连家人都没有,什么九族消消乐,对他们完全没有威慑力。

而在朱瞻基之后,朱瞻壑又开始着手教导工匠,这不由得让陈循很是诧异。

“陈循啊,你说,白磷蛋怎么样?”

陈循本就没有隐藏,再加上朱瞻壑也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所以他很是轻松的就猜到了陈循的想法。

“很好。”

虽然陈循也认为白磷蛋有些有伤天和的嫌疑,但若是从战争的角度出发,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好用的武器。

就目前来说,白磷蛋可以说是降维打击了,不能说出之必胜,但也相差不远了。

“那如果我跟你说,白磷蛋的发明,其实就是基于工匠的那些手艺,你会怎么认为呢?”

陈循低下了头,夏原吉和胡濙也是面面相觑。

他们……不,应该说夏原吉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