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子这事儿,简单的很简单,难的也很难。

在虚无之地这件事情上,朱瞻壑很是认真,反正要暂时呆在巴里黑不走,朱瞻壑索性让人在河边挖了个大坑,用上好的河泥来烧制砖瓦。

什么?河泥不适合烧制砖瓦?

那特么关他什么事情?反正他这里不养闲人。

跨国作战,而且还是跨越了一郎(谐音)高原和塔尔沙漠才过来的,自己这边的补给本身就已经是问题了,他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去养闲人?

以工代赈的消息一经传出,的确是有不少人开始抱怨,这是人类的劣根性之一。

本来可以饭来张口,而且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了,现在突然说要以工代赈,这些已经习惯明军赈济的人自然会开始抱怨。

不过,朱瞻壑可从来都不是一个讲道理的人。

我给你吃的,你特么不想给我干活?那你特么滚犊子去吧!

当夜,下着大雪,三千多人衣不蔽体的被赶出了巴里黑,看着缓缓关闭的城门,那三千人哭天喊地的想要回到城内,但城头上的明军却无动于衷。

对于明军来说,这些灾民就是水蛭,是来吸他们的血的。

至于这些被赶出城的灾民为什么衣不蔽体……

这个时代不比后世,衣服都是什么涤纶、化纤等产物做成的,这个时代的衣物基本就只有三种。

棉、麻和动物的皮毛。

在爆发灾荒的时候,什么树皮啊、草根啊、观音土啊都会成为食物,而他们身上的衣物不是植物纤维就是动物纤维,甚至还有动物的皮,自然是会被拿来吃掉的。

一反常年的大雪,再加上饥荒,这三千人……

翌日。

朱瞻壑醒的很早。

他这个人有个优点,熬得了夜、起得了早,生物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地点和局势的不同而变化。

在家里的时候,他可以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哪怕前一天晚上他睡得很早也是一样。

但是在战时,比如之前的倭国、现在的帖木儿帝国,他可以凌晨睡觉,睡一两个时辰就醒。

“朱凌!”

朱瞻壑一边洗漱,一边把朱凌给喊了进来。

“世子殿下。”

“外面的情况怎么样?那三千人还剩多少?”

“目前尚未可知。”朱凌低下头,没有朱瞻壑的命令,他们不敢随便出去。

“那些灾民昨夜围成了一个圆,肯定是有熬不过去的,只不过不知道还能是剩下多少。”

“咳咳咳咳……呸!”吐掉嘴里的盐水,朱瞻壑擦了擦嘴巴。

“今天要开城门,让那些灾民去河边修建一个收容所,到时候看紧点儿,别让那些被赶出去的灾民又混进来了。”

“是!朱凌躬身应声,缓缓退出。

……

擦了擦脸,感受着已经变得寒冷且干燥的空气将脸上的水分带走,就连脸上的皮肤都因为空气的干燥而变得很是紧绷,朱瞻壑吸了吸鼻子。

天气,还是有些冷了。

那些灾民是肯定挺不过去的,区别就是时间问题罢了,不过说实话,朱瞻壑还真不希望这些人死。

昨夜被赶出去的大多都是蒙元后裔,或者是白奴,而朱瞻壑想赶出去的却很少。

其实说归说、仇视归仇视,朱瞻壑也不得不承认,由肽还真的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他们也从来都不相信什么不劳而获的故事。

最起码,昨夜朱瞻壑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接受程度最高的就是这些人。

不过,一次不成功,朱瞻壑还有别的办法。

“三凤!”

洗了洗鼻涕,感受着有些不太舒服的身体,朱瞻壑觉得自己可能是要感冒了。

“世子殿下。”祝三凤的屋子就在朱瞻壑的隔壁,这是一直以来祝三凤的习惯。

祝三凤、钱勇、简笑、朱凌和朱平,或许还要加上一个曾经是朱高煦护卫的朱恒,只要他们随朱瞻壑外出,尤其是在大明以外的地方时,不管同时有几个人随同,他们必定会有一人住在朱瞻壑的旁边。

像朱凌和朱平两人还会更严谨一点,他们一般都是一个人值夜,另一个人就在旁边睡觉。

“传令下去,那个花楼,暂停七天。”

“是!”祝三凤也没问为什么,直接就转身离开去执行朱瞻壑的命令了。

她不仅没问,从脚步上来看,还颇有一点儿急不可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