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亲朱高煦的印信,那也不能在信封上用“吴王世子书”五个大字。

他用的,是金牌信符的印。

“记得,选一个好听一点儿的。”拍了拍昆扎西的肩膀,朱瞻壑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昆扎西一脸迷茫的看着朱瞻壑,他猜不到朱瞻壑在做什么。

其实,很简单。

乌斯藏都司在名义上虽然是大明的疆域,但实际上却是大明任用当地的僧官自治的,除非是遇到什么极为特殊的事情外,朝廷是不会干涉乌斯藏都司的事情的。

所以,昆扎西的事情虽然是要处理,但还是会交给乌斯藏都司那边去处理。

因为这个原因,昆扎西可以说是肯定会被从轻处罚的,毕竟昆扎西也是立了功的,如果没有他,朱瞻壑也不会以云南的名义给乌斯藏都司援助。

现在,多了朱瞻壑的亲笔信,还用金牌信符盖了章,这事儿就很好解决了。

所以说,这事儿很好处理,大不了换个名字就是了,籍贯的事情就更好说了,明朝初期不知道有多少的隐性人口。

在历史上,要不是红薯的到来和摊丁入亩法的实施,又怎么会一下子炸出来那么多的隐性人口?

现在,虽然红薯也到了,摊丁入亩法也开始实行了,但毕竟还是初期,才刚刚见效,红薯也没有普遍化,又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让护教王“酌情”处理,再加上朱瞻壑的建议,这事儿就基本上算不上事儿了。

他和那些腐儒可不一样,但凡是有办法,朱瞻壑就肯定不会让那些立了功的人受委屈,哪怕只是权宜之计,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

再说了,昆扎西这其实也是在给他背锅,就和当初在草原上他给老爷子背锅是一样的。

毕竟,这南掌打下来了,南掌的王室也被白磷蛋烧得干干净净,这里就等于是云南的囊中之物了。

现如今,朱瞻壑才是这里做主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