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是没错的,这是我们汉家天下的包容和仁慈,但纵观历史,无论是何时代,这些番邦蛮夷直到最后对我们汉人都从未有过半分仁慈。”

“魏晋时汉人被当做两脚羊,金人入关给赵宋带去了靖康之耻,至今都让所有汉人不堪回首,就算这些都不提,在蒙元统治下的汉人过得又是何等生活?”

“十户人家一把菜刀,还要交给蒙元人看管,汉家儿女娶妻要先送给蒙元人‘品尝’,以致每户人家的第一个孩子都会溺死,不管孩子的父亲到底是谁。”

“现在我汉家儿郎翻了身,重新宰执这天下,难道还要重蹈覆辙,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重受此等侮辱吗!?”

说完,朱瞻壑转向朱棣,拱起双手,满脸正色。

“是以,孙儿建议,杀贼寇!筑京观!以正汉室之威!”

朱瞻壑那尚带稚气的话语在这空旷的草原上迅速消散,并未传出多远,但却震撼着每个人的内心。

包括朱棣,包括杨荣,包括朱高煦,也包括那些被按在地上的兀良哈人。

京观,这是个很遥远的词汇了。

不,应该说对汉人来说已经是个很遥远的词汇了,因为在汉家文化里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筑过京观了。

但是,说起来有些可笑,汉人被筑京观的次数可不少。

隋时,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失败,高句丽将隋军将士的尸骨筑成京观,直到贞观五年,唐太宗派遣使者到高句丽交涉,这才拆毁了京观,收拾隋军骸骨,祭而葬之。

986年辽军在莫州打败宋军,将宋军尸体筑京观。

到了蒙元时期,被西方人称之为“上帝之鞭”和“惩戒世界”的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大陆,所过之处虽然不能说是处处京观,但也不在少数了。

哪怕是心中带着民族融合思想的朱瞻壑,在面对这种场景时也难免有些忍不住。

要知道,有些人,有些民族,在经历文化同化之前你就只能对他们来硬的。

就好像唐朝时期突厥的颉利可汗。

前脚他可以南下入关,直至渭水,逼得唐太宗李世民不得不斩杀白马,订立渭水之盟。

后脚他就可以在李靖的押解下进入长安,在宫中的宴会上载歌载舞,成为名动一时的长安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