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面上的人,阳奉阴违难道不懂吗?

反正李渊没有要求一定要办成,应承了李渊,办不成,也不算欺君。

李纲猜到了陈叔达心里是怎么想的,没好气的道:“陛下是没要求我一定办成,但是要求我一定得办。

我只不过是递了个乞骸骨的奏疏,就被雍王攥出了一身油。

我再去跟他说这件事情,他还不得趁机拆了我的骨头。”

陈叔达三人听到这话恍然大悟。

难怪李渊没要求李纲办成的情况下,李纲也没答应李渊的条件,原来问题的关键在这儿啊。

李纲这是怕被李元吉给拿捏了,怕彻底的栽到李元吉手里,再也爬不出来啊。

“这您就多虑了,您再怎么说也是朝堂上的老臣,对大唐劳苦功高,雍王殿下敬着您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拆了您的骨头。”

“对对对,雍王殿下已经将您请到九龙潭山去教那些纨绔子弟了,已经没办法再用您去做其他事情了。您的担心是多余的。

而且您只为自己想,难道不为大唐想想吗?

若是圣人请太子殿下出来监国,那所造成的影响和动荡将是不可估量的。

您也不希望朝野上下都陷入到水深火热当中吧?”

“岂止是水深火热,百姓们恐怕又会回到以前的那种战乱生活当中……”

“我大唐的丁口如今满打满算才恢复到百万户,已经经不起战乱的摧残了。再乱一场,被突厥人、吐谷浑人,乃至其他的四邻趁虚而入的话,恐怕就要灭种了。”

“我等纵然身居高位,也担不起这种灭种的罪责啊。”

“……”

萧瑀、陈叔达、任瑰三人开始疯狂的游说起了李纲。

他们有什么说什么,并且越说越严重。

说到最后,好似李纲不献身,就要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一样。

李纲知道萧瑀三人的话有些夸大,但他不得不承认萧瑀三人说的一些话是实情。

比如大唐的百姓再也不能经历一场战乱的话,那就是实情。

在经历了隋末的战乱以后,中原的人口已经凋零到了一个很危险的数字上了。

再经历一次乱世,真的有亡族灭种的风险。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真的有可能发生的事实。

只不过现在大唐的人口已经有所恢复了,已经降低了这种风险,但不代表它就不存在。

它仍旧存在,在突厥这个大敌未除,在吐谷浑这些敢向大唐挑衅的邻居没被彻底的征服,在大唐的人口没有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前,任何一次大唐内乱,都有可能造成亡族灭种的结果。

所以现在的大唐说什么也不能产生内乱,尤其是大规模的内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