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大军开拔,太子代替皇帝出城十里送行。 士兵们穿着整齐的迷彩服,骑在马背上排成四条队伍行走在灰扑扑的硬化路面上,马铁下的铁掌在路上面能敲出清脆的响声。 李显几人站在路边,看着军队整齐的排队缓缓走过,一时之间也有些热血沸腾起来。 “月辰,此次出征,回来可就要当姑母了。”李显笑道。 “我已经是了,”李月辰笑了笑,“好了,送行而已,不必说太多,阿兄阿姐就在宫中等着便好。” 一旁的李轮招了招手:“今日阿爷不在,月辰我等喝一杯壮行酒!” 后面的太监早已端着一个托盘过来,盘子里面是透明的玻璃杯,里面盛放着李月辰做出来的白酒。 义阳公主最先拿起酒杯:“预祝辰儿旗开得胜,凯旋归来!” 宣城公主也在一旁跟着微微一笑,拿起酒杯道:“希望辰儿能大挫敌军!” 李轮和李显也拿起酒杯说了祝福的话。 旁边被拉过来一同聊天的李贤突然说道:“合着我就是个凑数的是吧?” “唉,阿兄此言差矣!”李显一边笑着一边递给他一杯酒,“阿兄此次不过负责后勤而已,打仗的事情还是要交给月辰来嘛。” “话可不能这么说。”李贤摇了摇头,“在这新军之中,为兄我也要指挥手下士兵上战场抢救伤员以及负责开路等大事……虽然直面敌军的几率不大,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好好好,那也祝阿兄旗开得胜!”李轮站出来打圆场。 李贤耷拉下了眼皮:“感觉你这话说的很敷衍啊……” “哈哈哈……” 轻松的气氛让一家人全部大笑起来,随后众人轻轻碰杯,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之后,李月辰长出一口气,转身摆了摆手:“好了,阿兄阿姐都回去吧,我们这就出发了!” “去吧!”李显摆了摆手。 李月辰点点头,又每人给他们一个拥抱,随后就跟二哥李贤翻身上马,大军正式出发。 李显几人也没有马上就走,而是继续站在路边,直到看着大军逐渐在眼中消失之后,才反身回到宫中。 …… 虽然说新式军队的速度很快,但毕竟是没有大型交通工具的时代,纯靠骑马,终究是无法让速度得到有质的提升。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终于到达了松州。这还要感谢从东都到长安的这段路都是硬化路面,否则的话恐怕要花费更长时间。 河源那边由黑齿常之率领的河源五万军队也过来了,十月中旬,双方在松州回合。 松州都督余光建早已收到了消息,早早就在城门口等待。 当看到一群身穿迷彩服的士兵黑压压的向这边过来的时候,连忙走下城楼去迎接。 太平公主还是很好认的,毕竟这军中只有她一个女人,而且还骑马走在前方的第一梯队里面。 余光建走到大军面前,最前方的士兵突然从后腰上抽出了兵器,对着余光建大喝一声:“止步!来者何人?” 似乎是没想到一个士兵居然也敢跟自己用这种口气说话,余光建一时之间有些发愣。 仔细一看,这些士兵手里拿着的居然不是横刀,而是一种奇形怪状的斧头! 比横刀要短不少,黑漆漆的,只有刃口和背后的尖锐处有些发亮。斧头很薄,很多地方甚至都有镂空的开孔。 以前的余光建从来想不到,兵器居然也能散发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就如同这士兵手中的斧头,看起来就有一种情不自禁想要拿在手中好好玩玩的心思。 不过仔细想想,这玩意儿如果拿来砍人的话,杀伤效果恐怕要比横刀强得多。 “你等可是千牛卫?”余光建反问一句后朗声回答道,“本官是松州都督,特意前来迎接公主殿下!” 同时,他旁边那汉子也回答道:“我乃河源经略使黑齿常之,特来迎接公主殿下!” 士兵面色严肃:“在此处等待,我等去通报!”说完,旁边的一名士兵便调转马头,到后面去通知了。 得到了通知的李月辰和刘仁轨骑着马快跑两步,来到了队伍最前方。 虽然说并没有见过松州都督,但她见过黑齿常之。 过来之后便从马背上跳下来,看着他微微笑道:“许久未见了!” 黑齿常之马上行礼道:“下官见过公主殿下!刘帅!” “哎!”旁边的刘仁轨一摆手,“此次老夫虽为副总管,但不过就是挂个职,莫要如此称呼!” “师父,无碍的……”李月辰在旁边笑了笑。 余光建也马上跟着行礼,但同时心中感到有些惊讶。 如今太平公主十七八岁的年纪,但一点都不像!若不是这个头在这里摆着,单单看一张脸,显得还要更小一些。 传言都说公主长得五大三粗,力大无穷。可今日亲眼一看,除了个头高的有点不正常之外,其他方面怎么看都是个普通女子啊! 如今李月辰十七岁的年纪,身高已经有一米七五以上了。 这年头,纨绔子弟中的男人身高普遍也就一米七出头,李月辰这个头已经算是很显眼的了。 民间也就更不用说了,这几年也就刚刚不至于饿死人而已,营养补充什么的仍然属于奢望,大部分男人要比她矮上小半头。 至于民间女子……能超过一米六的都不多,站在李月辰身边基本完全就是小孩子。 余光建轻轻抬起眼睛看了一眼,这位公主虽然穿着一身一看就很厚重的铠甲,但依然能看得出来她一点都不胖,身材很匀称。 况且皮肤白皙,手上也看不到老茧,跟传说中力大无穷的印象完全不搭。 “两位免礼,”李月辰抬了抬手,“如今战事在即,就不必客套了,先进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