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走在去魏眠家的路上时,徐行之还在想蒋夫子说的这段话。

许是见他心不在焉的,走在旁边为他带路的魏觉不由得转过身来,好奇地问:“徐大哥,你是有什么心事吗?”

“嗯?没有。”徐行之回神,“怎么突然这么问?”

小少年一副了然的表情,一边倒退着走路,理所当然地道:“因为徐大哥你刚才看着就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啊。”

就在此时,旁边经过一个挑着扁担的货郎,对方正要转身,扁担一头的竹筐由于惯性往外一甩,情急之下,徐行之眼疾手快地把魏觉往自己这边拉了一把,才没让竹筐撞到他身上。

不然就他这小身板儿,估计经不住这一撞。

魏觉和货郎都被吓了一跳,对方赶忙放下扁担道歉:“实在对不住,这位小弟弟还好吧?”

徐行之这才松开魏觉,小少年好不容易站定,松了口气,闻言便摇了摇头,“没事儿,没撞到。”

“那就好。”见确实没事,货郎这才放心地走了。

魏觉也放松下来,刚收回视线,额头上就被猝不及防地弹了一下,给他惊得缩了缩脑袋。

“下次还敢不敢倒着走路,走路不看路了?”

与此同时,徐行之带着笑意的调侃声在他头顶响起。

魏觉捂着脑袋,答应得飞快:“不敢了,我下次一定注意!”

二人就这么一路说说笑笑的,很快走到一处小院门前,木门虚掩着,但门前打扫得很是干净,看得出在此生活之人的用心。

——这便是魏眠与魏觉兄弟俩的家了。

“祖父!阿兄!我回来啦!”

正当徐行之在考虑要不要叩门时,就听见魏觉超大声地喊了一声,同时小跑上前,伸手推开了虚掩着的木门。

院内随即传来一道老人的声音,温和之中带着笑意,“阿觉回来了?”

跟随在魏觉身后踏入小院,徐行之一眼便看到了那位坐在树下,正和蔼地冲他们笑着的老人。

刚行至跟前,小少年便迫不及待地跟自家祖父介绍起来,“祖父,这位是徐大哥,就是我前些日子在家中总是提到的同窗!山长托了徐大哥来给阿兄送东西!”

魏老爷子认真地听着,将视线移到了徐行之身上。

面对这位老人温和的目光,徐行之掩下心中的好奇,恭敬地行了一礼,“晚辈徐行之,冒昧来访,还请见谅。”

“好孩子。”魏老爷子笑呵呵地道:“我们家地方偏,辛苦你跑这一趟了。”

徐行之摇摇头,心中不自觉地浮现出与之相关的原文剧情。

在原文当中,男主的第一次出场,便是由魏老爷子带着他在京都城门等着入城,看到徐家等人家出城的场景,而接下来的剧情,就是祖孙二人去以往的故交家中拜访,却被下仆以主家不在,不方便通传的借口拒之门外,魏老爷子与魏眠都不是笨人,如何看不出来是对方不想见他们的托词,直截了当地转身离开,在京都了留了一日,第二日便返回家乡。

再接下来,便是男主在家乡苦读数年,成功考上秀才,祖父却忽然病逝,男主处理好祖父的丧事,守孝一年后,带着弟弟前往府学读书,被游历时路过此处的大儒收为弟子,带回鹭阳书院读书,而后一路霸榜,连中三元的剧情。

而魏老爷子是如何病逝的,原文中并没有提及。

换言之,魏眠在安康度过的这段时间,以及经历,都像是被作者按了快进键。

想到这里,他垂下眸子,忽然对这段被遮掩的剧情感兴趣起来,旁边却忽然传来一道熟悉中带着几分诧异的声音:“行之?”

转过头去,不是魏眠又是谁?

“魏学兄。”

魏眠此时手中正拿着一把勺子,身上还沾着方才做菜留下的油烟味,不过饶是如此,面上也没什么窘迫之色,反而坦然地招呼他:“是山长托付你的吗,麻烦行之了。”

看样子祖孙俩是一脉相承的客气。

徐行之点点头“是,我过来送这几篇山长已经改好的文章,还有这几日布置的功课。”

魏眠应了一声,把手中的勺子递给魏觉,让他拿到厨房去,顺便把锅里的菜盛出来,又同自家祖父说了一声,这才徐行之带到了书房中。

书房在小院的东边,门上挂着竹帘。

跟在魏眠身后走进去,徐行之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番,只见屋内虽然陈设简单,只有两张桌子,两把椅子,还有个摆满了书的木质书架,应当是他们兄弟二人共用的书房。

但这里面又处处体现着主人的巧思与用心。

辟如桌上那个用竹筒做的笔筒,一块形状独特的石头充当的砚台,书架旁挂着的五彩丝绦等等。

“行之你先坐,且容我收拾一番。”

魏眠似乎对略显杂乱的书桌感到有些不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