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正堂。  一位鬓发如银、满脸慈祥的老太太赫然出现在了贾琛眼前。  一股雍容华贵的气质瞬间扑面而来。  老太太虽然年迈,但眼神明亮,充斥着智慧的光芒,精神头十足。  她便是宁荣两府上下辈分最高的老人,贾赦和贾政的母亲,人称老太太、老祖宗或史老太君。  她说的话,对整个贾府来说就相当于是圣旨,莫敢不从!  “孙儿给老祖宗请安。”贾琛毫不犹豫的跪在了地上。  贾母微笑道:“嗯,起来吧。”  “谢老祖宗。”  “你们先下去。”贾母转头,对屋内伺候她的几名丫鬟和婆子们说道。  丫鬟、婆子立马躬身退了出去。  “大郎,到我这边来坐。”现在屋里没有其他人,贾母亲切的招手道。  贾琛稍微犹豫了一下,举步走到贾母左侧的软榻上就坐。  “嗯,不光模样长得俊,见到我不卑不亢、不慌不张的,礼数也周到,难得。”贾母拉着贾琛的手夸赞道。  毕竟所面对的是贾府的最高决策者,贾琛表面上很淡定的样子,心里头其实有一点点小紧张。  “所有事情珠儿在他的遗书中都跟我说了,大郎放心,从今儿起我就是你的靠山。  谁要是欺负你了,尽管来向我告状。”贾母郑重说道。  “谢老祖宗疼爱。”贾琛感动道。  “傻孩子,你这么优秀的一个人儿,我以前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是我们贾家的人,岂有不疼爱之理。”贾母宠溺的摸了摸贾琛的脑袋。  “可怜我的珠儿要是还活着该多好啊,他那个混账老子太不是东西了。  那么用功听话的一个好孩子,就这样被他给打死了。”贾母忽然想起贾珠,悲切落泪道。  “老祖宗节哀。”贾琛安慰道。  “大郎以后有什么打算?”贾母擦掉眼泪问道。  “孙儿暂时不想暴露石头的身份,还是去甄世伯家一边儿教书,一边儿继续写小说。”贾琛说道。  贾母沉吟道:“如今忠顺王一方势大,你留在神京也发不了小说,先去应嘉府上住着也好。  金陵毕竟是我们‘四王八公集团’的大本营,忠顺王还插不上手。  等以后朝局有所变动了,对我们有利的时候,你再回来也不迟。”  “嗯。”贾琛点头。  “哎,如今咱们贾家表面上看似风光无限,内里实则一副空架子,一代不如一代…  要是再不出一个可以光宗耀祖的子弟,恐怕这偌大的家业迟早要败光。”贾母幽幽叹息道。  “果然是个睿智的老人,她早就看透了一切。”贾琛眼睛一亮心道。  “文字辈中,政儿很聪明,可惜却无能,他不是个做官的料子,顶了天也只是个芝麻大的小官。  敬儿本来很有前途,但这个混账更是个不让人省心的东西,惹了祸事以后就撂挑子,跑到城外做他的逍遥神仙去了。  玉字辈中,珍儿、琏儿一路的货色,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不上道。  本来我们都很看好珠儿,可惜被他那个混账老子给打死了。宝玉还小,以后会如何谁也不知道…  而大郎你的出现,或许可以改变贾府的未来。”贾母语重心长的说道。  贾琛嘴角一抽连忙道:“老祖宗太看得起孙儿了,孙儿暂时无意仕途。  而且又是贾府庶族寒门子弟,有何能力担此重任?”  贾府最后被抄家败亡,固然有着皇帝的本意,但一定和忠顺王一方也脱不了干系。  所以贾琛不想卷进可怕的朝堂派系之争。  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他,更对贾府没有什么归属感。  “所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都到这个时候了,大郎还分什么豪门寒门?  就算再怎么分,你不还是姓贾吗?体内不还是留着国公爷的血吗?  信不信只要我一句话,你就可以成为贾府最有势的玉字辈,可以拥有跟珠儿生前一样的地位和资源。  到那候何人敢小瞧你这个庶族寒门子弟?”贾母说道。  贾琛深吸了一口气,心情很复杂。  贾母说的没错,他身上流淌着国公爷的血,这是无法更改和辩驳的事实。  “现在的你确实很弱小,但未来的你有无限可能,我很看好你。  你也先不要急着做决定,回去后慢慢想。记住,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贾母微笑道。  “是。”  待到贾琛离开,贾母身后的屏风一动,忽然走出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士。  这位老道士不是别人,正是旧鼓楼大街内,清虚观的张道士。  说起这位张道士的身份来历,那可不得了。  他是第一代荣国公的替身,曾经太祖皇帝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  现如今更是执道录司印,掌天下道教。  还被当今新皇水琰封为了‘终了真人’,乃是一位拥有大神通、大法力的得道高人。  上至王公藩镇,下至黎民百姓,无不称其为老神仙。  同时,他还是贾母最信任的人。  那晚在锦香楼假装邋遢道人,并且送了贾琛一本修炼秘籍的也是他。  “老神仙,以你的能耐真的看不透此子吗?”贾母问道。  “看不透,但贫道有种很强烈的预感,未来贾府的那场厄运,或许还得由此子来化解。”张道士缓缓道。  “他会不会选择袖手旁观?”贾母又问道。  “不会的。”  ……  贾珠被下葬后,贾琛就跟着甄应嘉回到了金陵…  因为贾珠的死,王夫人和贾政动不动就互相埋怨。  贾政一气之下,天天晚上跑到赵姨娘屋里睡觉。  王夫人和贾政二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