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节。  夜幕降临,一名灰衣小斯鬼鬼祟祟进入葫芦庙,将贾雨村领到了管家霍启的住所。  “霍管家,不知找我何事?”贾雨村问道。  霍启微微一笑道:“先生想不想给自己谋一个大好前程?”  “霍管家为何有此一问?”贾雨村发现今天的霍管家很奇怪。  “先生似乎对我们府上一个丫鬟很感兴趣啊?”霍启笑眯眯道。  贾雨村一惊:“你是如何得知?莫非霍管家那天暗中偷窥于我?”  “不不不,是恰好看见。”霍启不承认偷窥。  “霍管家究竟意欲何为?想要挟我不成?”贾雨村眉头一皱。  “要挟谈不上,我就是想给先生送一个大好前程,不知先生想不想要?”  “什么大好前程?”  “加入我们。”  “你们?”  “对,实不相瞒,我是替忠顺王办事的人,目的是为了监视甄士隐的一举一动。”  贾雨村浑身一震,忠顺王是谁他怎能不知道?那可是朝中最有权势的人。  “眼前这个好不起眼的霍管家竟然是忠顺王的人?而且他说他在奉命监视甄士隐…  一个当朝最有权势的王爷会派人监视一个普通人?甄士隐是什么身份呢?”  霍启知道贾雨村在想什么,所以便毫不隐瞒的说道:“甄士隐表面上的身份是当地有名的乡绅,实则乃是江南甄家安插在苏州的耳目。”  “江宁织造府甄家!?”  贾雨村吃惊不已,而且聪明绝顶的他很快便明白,这可能是忠顺王和‘四王八公集团’之间的博弈。  其中可能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总之水很深,细思极恐。  “我既然知道了不该知道的秘密,若是不答应他的要求,恐怕难以活命。”贾雨村心道。  “她叫娇杏,是我们府上最漂亮的丫鬟,只要先生答应加入我们,她迟早会是你的人。  而且有了王爷这层关系,加上先生的才华,他日朝堂之上必有你的一席之地。”霍启道。  “想让我做什么就直说吧。”贾雨村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从此以后,自己可能就是忠顺王手下的一条狗了,为了活命他别无选择。  但为了仕途,为了重振家业,为了娇杏,贾雨村觉得加入忠顺王一方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痛快!我就喜欢你这样的人,王爷指示让我抓紧收网,找个机会拔掉甄士隐的据点。  此事我就交给你去做了,算是对你的考验吧。”霍启道。  “投名状?”  “也可以这么理解。”  “可我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如何完成这样的任务?”  “我相信你可以的。”  “…”  ……  明月升起。  甄士隐又到葫芦庙来相邀贾雨村,发现贾雨村正在对月抒怀,不仅大赞了一番。  贾雨村客气了两句,问道:“不知甄老先生所来何事?”  甄士隐说道:“今乃中秋团圆之日,我想雨村兄在庙里面一定很孤单。  加之那天怠慢了雨村兄,故而摆了一桌酒席,特来邀请兄到寒宅一叙。”  “承蒙甄老先生厚爱。”贾雨村没有推辞。  到了甄府,二人推杯换盏,聊的甚是欢快。  之后,贾雨村趁着酒兴,再次借月抒怀,吟了两首诗。  把个甄士隐唬的是一愣一愣的:“好诗好诗,雨村真乃大才也!”  “不敢不敢,胡乱吟咏而已,比起传说中的那位‘第一才子’石公子差远了。”贾雨村谦虚道。  “我观雨村兄非久居人下之辈,以你之才华他日春闱必当高中。”甄士隐道。  “不是说句大话,春闱我倒是不惧,虽然前三不敢说,但是落榜绝不可能。  哎,只是如今囊中羞涩,每日以卖字赚钱,不知何时才能凑齐进京的盘缠。”贾雨村叹息道。  甄士隐道:“雨村兄无须忧虑,你既有如此抱负,我必要助一臂之力。”  “来人!”  一名亲信小斯跑进来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速去账上拿五十两银子,顺便再拿两件新冬衣。”甄士隐道。  “是老爷。”小斯连忙去办。  不一会便拿着银子和衣服返回屋内。  “银子不多,聊表心意,十九日恰好是黄道吉日,雨村兄可买舟西上。  等到飞黄高中之后,来年冬天咱们再相见,岂不快哉。”甄士隐道。  贾雨村大喜,收了银子和衣服,假装感激涕零道:“多谢甄老爷慷慨解囊,他日必当加倍奉还。”  然后喝了几杯酒,告辞离去…  此时,一帮黑衣人趁着夜色悄悄摸进了殷夫人家所在的巷子。  这帮人不是别人,正是太湖某岛上的悍匪,算上两大头目,今晚他们出动了整整二十人。  “大哥,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书生用得着这么多人吗?是不是有些兴师动众了?”二头目小声问道。  “你懂个屁,这叫以防万一。”大头目翻了翻白眼。  “是是是,还是大哥高明。”  “哪一家?”大头目问道。  “就是最大的那一家。”  “门口有五个人,他们一直盯着我们看,而且一个个太阳穴鼓起,显然是练家子。  不像是一般的护院…待会儿你们一拥而上,速战速决!”  众喽啰齐齐点头领命。  ……  “有没有发现那帮人有些不对劲吗?”站在门口的一名护卫首领说道。  “确实不对劲,平时巷子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多的人,而且都是男人。”旁边一名护卫回应道。  “我这右眼皮跳的厉害,感觉今晚可能会有事情发生,我去跟里面的人说一声,你们四个提高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