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和杀戮,这也是现在这个庞大的帝国渐露颓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足足九次皇权迭代,因此葬送的正阳帝国百姓恐有千万之多!  康阳帝因此想借用一些手段化解这种传统,但不论皇帝的想法多么美好,背后出谋划策的谋士多么智慧,他们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那就是忽略了整个应天省近千万百姓们的意见。  因为龙子夺嫡,南京城成了贼窝,什么鸡鸣狗盗之辈,江湖莽夫,盗匪贼寇都出现在了城里,百姓苦不堪言。但官府却被困在龙子争斗之中,根本没有精力管其他的事情。  南京城内的百姓起义,这是国朝四百年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柳宅在这一次风波中,同样遭了殃,起因就源自于柳如霜的夫婿,那个已经病故了的南京国子监监生。此中的缘由不足道,但因为这件事情,柳宅被查抄,全部家财都被收缴。  柳如霜只能带着自己的贴身丫鬟,一个关婆婆还有两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逃离了这个混乱之源。但没想到,离开南京城后,柳如霜发现整个中原也都是和应天省相同的景象,甚至更加残酷!  “夫人,我回来了。”  “关婆婆,你终于回来了,怎么样,换到吃食没?”  跋涉数月终于找到一处栖身之所,柳如霜的老家,洞庭湖畔。此刻的柳如霜一身粗布衣服,手里正在摆弄一幅刺绣,这是她最拿手的手艺,也是她唯一能拿出去换粮食的活计。  跟了她一辈子的贴身丫鬟已经出去给人打短工,柳如霜一直劝她干脆和那家官人签了长工的契约,但这小丫鬟死活不愿,如今只拿着人家长工一半的工钱,干的别人多的活,生生解决了两个小人儿的吃饭问题,但她自己却瘦的骇人。  关婆婆照顾人是一把好手,所有的家务都轻松手到擒来,她是从小看着柳如霜长大的,待她如亲闺女一般,她本也想外出打工贴补家里,但她年纪老迈,没人肯用她。于是乎自从来了洞庭湖畔的老宅里,关婆婆就不太爱吃饭了,每日找点野菜,水里过了过就往嘴里添。  小小的柳离问关婆婆为什么不爱吃米粥了,关婆婆却说她年纪大了,吃不下了。  只有柳如霜在两个小人儿看不到的时候偷偷的抹眼泪。  “夫人,这中原和我们十年前离开的时候不一样了,这几年里天灾不断,国朝又不肯免税,很多人的地都被那些士绅守并了去。如今乡民家中都缺粮,不缺粮的也不会换出去,毕竟今年还不知道什么情况,秋赋马上就要到了,年景不好,收成可能又要和去年一样。哎,老婆子我就从来没见过这么萧条的洞庭湖!”  “关婆婆,就别说这些了,家里的余粮还够吃三天的,可不敢饿着孩子!”  “好好好,夫人不想听老婆子絮叨,那我就闭嘴。今天去找了我姐夫,他开着私塾日子好过些,总算是换了十斤麦子,能够吃几天的了。”  关婆婆拿出一个米袋子,柳如霜小心接了过去,入手却有些吃惊。  “这是?”  关婆婆笑了笑道:“夫人的刺绣活好,我那几个侄女儿喜欢,就求他父亲多给了两斤。”  柳如霜放下米袋子,拉起关婆婆的手,眼眶里开始有泪珠积存:  “关婆婆,你别唬我,现在这个光景哪有人肯多给米粮的,不少斤缺两的就是天大的好人了。婆婆你是不是又去求人了!为了我这孤儿寡母的可不能委屈了你!”  关婆婆正打算摆摆手说话,柳新小哥儿一下跳进家门,对着母亲和关婆婆的咧开嘴吼道:  “娘亲,婆婆!昨日来的那个烦人又来了,你们快出来啊!”  听到柳新这话,关婆婆脸色一变,整个人动如脱兔,抄起门边的扫帚就冲了出去,还留下一句话:  “夫人别出来了,看我不打走那个该死的人贩子!”  柳如霜把柳新的小手捏入手心,又回头看了一眼床上感染了风寒还在睡着的柳离,眼里满是担忧。  很快门外就传来了关婆婆的怒吼,以及一个一听就令人烦躁的男人声音。  “哎,别打别打!你这个疯婆子!告诉你家娘子,一个不是自己生的小人儿又要浪费口粮,还不如卖了,那可是十两银子!足够你一家子舒舒服服活一年的!想明白了记得告诉我!哎哟,你这个该死的疯婆子!哎哟哎哟,别打别打,老子这就走!”  “娘!”  柳如霜听到柳新的声音,低头看去,却见柳新脸色有些红润,小嘴张得大大的,正在那撕牙咧嘴,手一颤立刻松开。刚刚下意识的捏紧了拳头,忘了柳新的小手还在自己的手心,此时后者的小手已经被捏的泛白。  连忙俯下身,柳如霜抚摸着柳新的头:“新儿,对不起,娘刚刚想事情入了神,弄痛你了,娘给你道歉!”  “娘亲,你不用道歉,新儿不怕疼。娘亲也不要太担心了,新儿马上就能长大了,长大了新儿就可以保护娘,保护离儿。还要保护关婆婆和小雪!”  柳新看着倒提着扫帚,威风凛凛的关婆婆进了家门,立即笑着加大了音量说出了最后几个字。  关婆婆连声说柳新是个好孩子,然后就带着柳新去了厨房,开始熬米粥。留下了蹲在地上低声啜泣的柳如霜。  当天夜里,柳离的烧终于退了。关婆婆找了个给人打扫铺子的活计,要很晚才能回。丫鬟小雪要休沐才能回来,算算了就是三天之后了。  柳如霜看着床榻上熟睡了的两个孩子,内心坚强无比,她一定要坚持下去,为了这两个孩子,为了这个家!  嘎吱  还未睡着的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