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繁星漫天,却有将星陨落。  它划破天际,直至五丈原上。  七星灯早已灭,有一老者,着羽扇纶巾,坐在轮椅之中,被一众将士推至半坡上,观看三军操练。  眼看行伍之中纪律严明,操练有力,俨然一支强军也。  “亮,再不能临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如此景象在前,老者悲鸣不已,终于是落下眼中热泪。  克复中原的大旗依旧飘荡,可是愿景却遥遥无期。  老者闭上眼,过往的一切宛若走马灯般闪过,他最终没有匡扶汉室,还是饱含遗憾的离去了。  我死之后会去哪呢?是遭汉民唾弃,厌我未曾铲除奸贼,又或是嫌我未曾复汉呢?  能再给我一次机会,便好了。  迷茫之中,老者仿佛听到了钟声,长鸣而起。  恍惚时,肩头似乎被人不停摇动。  等再睁开眼,他却发现自己不在轮椅之上,而是站在了一处庭院之中。  说是庭院,此处规模却远超普通人家。  院墙是铺满红漆,砖瓦更有鎏金覆盖。  “此处莫不是天府?亮此时也要见昊天上帝了吗?”  “哎呦呦,皇上,瞧您说的什么话,呸呸呸,这话只当没说过。”  正在诸葛亮感慨的时候,一旁传来了一道刻薄尖嗓声。  他一回头,却发现一个宦官打扮,四五十岁上下的汉子极为恭敬的在侧,低眉顺眼的望向自己。  “皇上?你唤何人?”  诸葛亮困惑问道。  “当然是您啦,您可是我们大明国的天子,自然是皇上!”  诸葛亮一听这话,顿时吓得脊背发凉。  天子?这人怎么能如此称呼自己,岂不是毁坏他匡扶汉室的一片赤诚!  刚想要反驳时,又想到了自己身处何地,只认为这是昊天上帝对自己的试探,所以收了薄怒,只是平静道。  “你这老者,净说胡话。亮乃是大汉丞相,一生只求剿灭曹贼,复我汉室。数十年来于蜀地矜矜业业,不敢僭越分毫,若你再敢妄言我为天子,休怪我铁面无情!”  这话一说出口,诸葛亮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了。  因为他看到了周围一众小太监颇为怪异的目光,而靠在自己身边的那位太监也是吓得面无血色,连忙凑了过来,低声道。  “皇上,请您慎言呐!我知您昨夜深读《三国志》以作消遣,可今日乃是您继承大明大统以来,第一回上朝,是要接受群臣拜见的,稍有不慎恐引祸害呐!”  诸葛亮这时候也冷静了下来,他也发觉自己的身体变得年轻了许多,五识观感都大不相同了。  情况有变,他也就顺着这位宦官的话继续问道。  “亮...我明白了。此处是大明?那大汉呢?”  “皇上,这就难为老奴了。老奴读书不多,也只是粗略知道那是千百年前的事了。”  听闻此言,诸葛亮只感觉脑海中雷声响起,心神被震得一颤。  千百年?我莫非来到未来了?  神鬼乱力之说,诸葛亮早有耳闻,只是他一向敬而远之。  如今发生这等奇事在自己身上,他只觉得惊奇。  他现在更想知道,大汉的结局是什么,姜维是否有继承自己的愿望,匡扶汉室?  不等他多想,前方已经走来了数批太监。  他们庄严肃穆,要将自己迎上奢华大轿。  诸葛亮人生地不熟,事情又发生的太过突然,只得先观察一番再说。  他便不动神色的上了大轿,被太监们四平八稳的抬着,前往另外一处地方。  此时诸葛亮才有功夫观察自己身上的服饰,衣角绣龙,头顶戴冕,俨然一副君主模样。  等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他吓得连忙想脱下,作为臣子怎能僭越。  可是大轿外,先前那位太监见了诸葛亮的举动,吓得是魂飞魄散,连忙说道。  “皇上,您这是嫌弃衣服不合身吗?老奴该死,几位停轿,老奴立马安排人为您换一身。”  眼看几个太监们就要把事情搞大,诸葛亮便摆了摆手,开口道。  “我只不过是热了些许,不必忙碌。”  此言一出,几个太监们这才再次跪拜后,启程赶往目的地。  不多时,他们已经来到了一处巍峨的宫殿,牌匾上端正的写着几個字。  这几个字诸葛亮能认清,乃是皇极殿三字。  也在此时,四周太监将轿子落下,由先前那位老太监引导,直奔这宫殿之中。  “皇上,今儿乃是您登基以后头一回早朝,大家都在等着您呢!”  “嗯...”  诸葛亮下意识本想连忙起身,再度把身上的龙袍脱下。  然,事已至此,他纵使再拒绝也无济于事。  他好像稀里糊涂,就成为了所谓大明的天子,一朝的皇帝,再不是前世的大汉丞相了。  若是向他人表明身份,谁能相信他呢?  倒不如先应承下来,搞清楚状况再说  诸葛亮便顺着指引,坐在了龙椅之上。  但生怕僭越的他,只是挨着个边,不敢居中而坐。  先前引导的那位太监到了殿前,却不在敢往其中走一步,转而是由另外一位面相憨厚,身宽体胖,上了些许年纪的另外一位老太监前来接引。  他一出现,殿内两列人马纷纷对他投来或讨好或憎恶的眼神,就连自己身旁的那位太监,眼神也躲闪了起来。  诸葛亮品出三分玩味,只感觉这个大明朝颇为有趣,怎能让一宦官僭越,号令百官呢?  但他没有多言,只是看着。  这时候才由这位胖太监朗声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位昂首阔步的汉子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