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扶苏所在的东宫很是热闹。  议事殿前广场上坐满了人,一眼望去几乎都是中老年人,年轻的只能站在他们背后。  “启兄!”  “帛兄!”  “伯兄!”  三道人影聚在一起互相打招呼,几人一看就是认识多年的老友。  “你们也来了?”  被叫做巨子的男人看着两人很是好奇。  他们三人分别是秦墨相里氏、楚墨邓陵氏、齐墨相夫氏,三家既是朋友也是竞争对手。  许多年之前三家同属于墨家,后因观念不同一分为三。  相比于齐楚两派,秦墨一派才是真正的科学家,他们相信墨子的理念在秦国能够实行,因此他们愿意拿出自己的先进技术来帮助秦国一统天下。  “宫兄、姬兄、石兄!”  “石老头!”  “甘老头!”  ....  打招呼、叙旧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是诸子百家第一次聚在一起,儒、法、道、墨、阴阳、名、杂、农、小说、纵横、兵、医等等学派都派出了话事人参加这次聚会。  这也是扶苏第一次利用自己储君的身份邀请众人前来,若是换做始皇帝邀请,或许就来不了这么多人。  不是说始皇帝名望不够,而是百家之人都惧怕始皇帝,生怕把他们灭了。  扶苏向来以仁厚待人,从不倚势凌人,很是受天下人尊崇和信任。  “殿下到!”  典韦那如雷鸣般的声音在广场上响起,众人立马停止闲聊纷纷望了过去。  “见过太子殿下!”  “诸位免礼!”  扶苏大马金刀的来到主位上坐下,随后挥手示意大家就坐。  不得不说,自从扶苏成为储君之后,大秦这段时间安稳了不少。  或许是因为扶苏仁善的原因,也或许是因为始皇帝没死,许多人不敢出来炸刺儿!  “本宫这里有两份东西,诸位不妨先看看!”  扶苏知道众人有很多问题要问,但这之前他觉得还是让众人看看他的想法。  李存孝和典韦两人当即拿着厚厚一摞的东西分发给各家的话事人。  “此物是什么?”  “竟然不是竹简,反倒像是帛书,但却更加薄!”  看着手里的计划书,诸子百家都很是惊奇,这可是新鲜玩意。  扶苏很是满意大家的反应,过一会才开口解释。  “诸位手中两物叫做计划书,它们类似于帛书。所用之物叫做纸,此物不仅书写方便,而且容易携带。  本宫这里有一法,一夜可造成千数万的书籍,而且内容一模一样。诸位若是想要发展学说,这可是利器!”  众人闻言大惊失色,他们赶紧拿起身边人手中的计划书开始对比。果然丝毫不差,每一个字都是一样的。  “寥寥几页,竟然能书写数百字,当真是神物啊!”  “殿下可否把此物卖于我等,我等必感激不尽!”有人当即开口道。  扶苏一看,此人竟是小说家的话事人。  这也难怪,小说家最是废纸,若是用竹简的话,他们一辈子也写不了几个字。  “诸位稍安勿躁,本宫此次邀请诸位前来是为了两院一事。”  扶苏示意众人打开手中的计划书,上面赫然写着《大秦科学院筹建计划》、《大秦医学院筹建计划》几个大字。  “这两份计划书事关华夏部族未来的发展,本宫邀请诸位前来也是希望大家参与进来,共同为华夏部族的发展贡献一份力。这件事本宫不会强迫诸位,参与与否全凭自愿。  不过本宫想说的是,六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现在只有秦国。本宫可以保证诸位的学说可以在大秦存在,前提是不会对帝国产生危害。  这是陛下给诸子百家最后的机会,要么成为大秦的一份子宣扬各家的学说,要么如‘他们’一样离开大秦的土地,永远别回来!”  说到这里,扶苏露出一双不容置疑的眼神。  要么留!要么走!  这是扶苏给所有人争取下来的最大机会,否则以始皇帝脾气,顺昌逆亡!  各家之人也都知道扶苏所指的“他们”是何人,他们便是拿上开拓令离开秦国的野心家们。  按照规定,开拓者必须一個月内离开秦国的领土,此刻想必已经到了长城脚下。  “计划书你们各家可以拿回去仔细看,明日再给本宫回复!”  扶苏说完此话便起身离开广场,跟着他离开的还有三名老者。  回到议事殿,扶苏很是高兴的看着身后三人。  “三位先生辛苦了!”  “殿下过誉!”  “殿下唤老夫三人前来可是有何吩咐?”华佗开口询问道。  扶苏当即拿出《大秦医学院筹建计划》递给三人。  “三位先生都是当世神医,悬壶济世的心愿晚辈很是钦佩。人精力有限,三位先生究其一生想必也救不了多少人。  但若是组建医学院,由三位教导更多的医师,医师再教医师,则天下医者倍之。一人救百人,十人便救千人,千人便可救十万人,万人可救百万人,如此下去便可救天下人。  三位先生悬壶济世的心愿也能达成!”  “殿下此言如醍醐灌顶,老夫都懂了!”  三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扶苏此言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不过这样做的话,对三位先生来说有一件不好的事。”扶苏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到。  既然传道受业,自然要教授所学本领。这在古代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古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影响,‘传儿不传女。’  医术在古代犹如一门手艺,作为保证衣食的基础,跟随父辈或师傅学医可以保证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