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有了号码之后,银行的工作也好做许多。趁着这个机会,扶苏来到皇宫,找到正在批阅奏折的始皇帝。  “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  扶苏最近在做什么,始皇帝非常清楚,每天都有专人跟汇报。  扶苏一般很少会来找他,但是来找他必然有事。大秦最近的事情太多了,许多事情都需要扶苏亲自去监管。  扶苏很自然的坐在始皇帝的旁边,看了看桌案上堆起来的奏折一阵无语。  以前的竹简都换成白纸了,奏折的数量却还是没有减少。  “父皇,多注意休息,身体最重要!”  “嗯!”  “说吧,什么事?”  经过三大名医的日常治疗,始皇帝身子骨越发的健康不少,整个人比以往精神不少,少说也能多活几年。  “父皇,儿臣打算普查天下人口,丈量天下土地!”  这是身份证号码带给扶苏的灵感,趁着给天下百姓编制身份证号码,他打算对帝国的人口和土地进行一次摸底。  各个朝代的人口、土地的数量水分都很大,许多人口和土地都被人以不同方式隐瞒起来。这样就能避税,甚至畜养私人武装。  这对任何一個朝代来说都是威胁,土地的减少意味着朝廷的税收变少,变相的削弱朝廷的实力。  而人口的隐瞒对朝廷的危害更大。  隐匿人口最重的便是在东汉末年,而有这样的风气出自东汉的光武帝刘秀,当年为了与王莽开战,刘秀聚拢了各路豪门大户的门客,组成了私家武装,从而尾大不掉。  不幸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中的豪门大族都有豢养门口的习惯。  这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兴起的一种养士之风。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常年战争不断。在这样的乱世,人才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这些门客大多是有才能的人,他们中有谋士、说客、刺客、保镖等。各诸侯国的卿大夫招贤纳士,豢养门客,扩充自己的势力。  各诸侯国的贵族卿大夫都喜欢豢养门客,有的人豢养门客多达数千人,比较出名的有战国四君子、吕不韦、燕太子丹等人。  此外,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也同时拥有数量庞大的门客。  信陵君凭借门客朱亥的帮助完成了著名的“窃符救赵”事件。门客文化在战国四大公子时期达到顶峰。  战国的“四大刺客”也是各国政要培养出来的重要政治武器,他们执行的是重要的政治任务。  秦国的韦吕不韦手下也有不少门客,著名的《吕氏春秋》就出至这些门客之手。  一直到秦末汉初,门客制度都还在民间广泛应用。就像之前张良派门客行刺秦始皇就是一个例子。  到了汉朝,由于天下已定,门客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再加之朝廷又明令禁止藩王培养私人武装。门客才逐渐从历史上消失,但他们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政坛之中,那就是――幕僚!  这些豪门大户,平均一户就隐匿了几千人,在地方上很是厉害。  当初的光武帝刘秀开国后,想搞人口普查了,但结果却以失败告终。  光武帝时期的这些隐匿人口的豪门大户,用各种手段不让搞人口普查。有的豪门大户勾结匪徒,把人口普查的官吏给杀了。当郡县官府一来追查,他们就解散;而郡县官府一走,他们就重新集结。这样的事,以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这四州尤甚。  就这样,东汉时期官方的人口普查,被这些地方上的豪门大户给破坏掉了。  到了东汉末期,这种隐匿大量人口最后更是造成了巨大危害。  “哦?”  “为何要突然进行人口普查,更要丈量天下土地?”  对于扶苏刚刚说的话,始皇帝还未体会其中意思,这些事情从未有人提起过。  始皇帝自然不知道,因为没有人看得到,他也没在意。  这都是历史总结出来的经验!  扶苏当即给他解释隐匿人口的危害。  “父皇,我们先说这个人口普查。”  “如今秦国豢养门口的豪门大族可不在少数,平均每个豪门大户,私匿奴婢成千,门徒上万,他们与国家争夺人力资源,造成国家没有平息战乱的兵源和财源。”  “有些人是不愿意向国家纳税和服徭役,有些人是被兼并了土地的自耕农,有些人是害怕战乱而投靠了豪门大户等等。由于这些被隐匿的大量人口,不向国家纳税,不服徭役,便会造成国力的衰弱,从而导致国家根基不稳。”  “若这些豪门大户将这些隐匿的大量人口,弄成私人武装,参与割据与逐鹿中原。例如,那些得了开拓令的众人,振臂一呼便聚拢几千人口,有的更是聚拢万人,这些人都是不曾被朝廷知道的。即便是有身份验传,但也躲不过有心人的故意躲避盘查。”  “而一些野心家想要起事,为了笼络这些豪门大户,还把许多自耕农的土地,也赏赐给这些豪门大户。这造成了严重的土地兼并。老百姓们没了活下去的路,自然会跟着他们起事,遍地狼烟便是来源于此!”  “所以,人口和土地都是重中之重。百姓们求的不过是安心过日子,只要有活下去的机会,他们岂会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  “儿臣丈量天下土地,也是打算处理土地兼并的事情。人口普查也是想知道百姓数量有多少,同时还能增进赋税。”  “如今税收施行‘摊丁入亩’的政策,若是人口、土地变少了,朝廷的上收税去?”  这两件事扶苏早就想干了,但前段时间事情颇多,而且还有外敌入侵,自然不能选在